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扶贫工作金句100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4: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扶 贫 工 作 金 句 100 例

1.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2.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苦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4.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5.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6.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关键是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7.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

更要送志气、送信心。

8.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9.通过项目帮扶、结对帮扶、创业帮扶、务工就业帮扶等举措,实现既“输血”又“造血”。

10.扶贫开发贵在精细,重在精准。既要把贫困人口数量弄清,还要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措施搞明白,找准“穷根”,对症下药。

11.精确识别困难户,精确帮扶到村户。精确管理需干部,扶贫开发万家福。

12.扶贫要形成长效机制,不能等、靠、要。

13.强化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突出兜底保障,确保政策到户精准;坚持精准施策,确保带动稳定脱贫。

14.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

15.必须严格执行好现行标准,既不降低标准,搞“违规”脱贫,也不吊高胃口,搞“福利”脱贫。

16.脱贫攻坚,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待,时间很紧迫、任务很艰巨。

17.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全党的重要使命,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18.贫困群众要脱贫,党员干部先脱皮。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不行;行动迟缓,磨磨蹭蹭不行;花拳绣腿,做做样子不行;光说不练,“嘴行千里屁股还在屋子里”不行;为官不为,尸位素餐更不行。

19.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察实情、听实话、办实事。

20.真正把精准理念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推出质量。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

21.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攻坚,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22.对标“两不愁”,努力促进脱贫增收;对标“三保障”,切实筑牢脱贫基础;对标“贫困村”,着力增强脱贫能力;对标“补短板”,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对标“强支撑”,充分激活脱贫要素。

23.采取“专家讲理论、干部传政策、先进谈感受、群众说变化”方式,全覆盖宣传党的政策、脱贫生动实践、先进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24.着力解决部署安排多、基层疲于应付和驻村帮扶管理不严、作风不实等问题,抓好脱贫考核验收,杜绝数字扶贫、虚假脱贫、保证扶贫成果的真实性。

25.把“帮眼前”与“扶长远” 结合起来,积极帮助群众谋思路、找门路、挖穷根,让贫困群众看到出路、看到希望。

26.千难万难,只要实干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

出路。

27.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补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

28.要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村干部产业“带头人”、致富“领头雁”作用,带领贫困群众走上小康路、幸福路。

29.下足“绣花”功夫,采取有力举措,付出超常努力,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30.与群众算好政策支持账、收入对比账、生活变化账,增强获得感、认同感。

31.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

32.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

33.进一步明确金融扶贫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构建金融扶贫新格局,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34.提高认识,增强精准扶贫职责;摸清底数,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发力提速。

35.在项目选取上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群众最关注、最急需、受益面最广泛的项目,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富裕一批农民、方便一方群众,切实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

36.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37.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在兜底保障上下功夫,在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38.在精准上做文章,在“绣花”上下功夫,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大工夫。

39.工作上要做到精准,不仅要把扶持对象找准、把贫困的

病根找准,还要把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搞精准,确保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40.算好政治账,不犯糊涂病;算好时间账,不落一个人;算好指标账,不做无用功;算好政策账,不花冤枉钱;算好作风账,不忘公仆心。

41.要事必躬亲抓深入,事无巨细抓具体,势必问责抓效率。

42.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现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算账。

43.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44.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

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45.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46.“出水才见两脚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绝不摆花架子。

47.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敢死拼命的精神、争分夺秒的劲头,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48.要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职责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清。

49.真正把“纸上政策”变为“真金白银”,把“纸上产业”变为

“地上产业”,让广大贫困户由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50.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干”字为先。

51.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不让一个地区、一名群众掉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

52.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头等大事,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行,超常规努力,超常规付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53.要打赢扶贫攻坚战,除了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严惩不贷,还须狠杀“回马枪”。 搞好“回头看”,才能防止老问题变种反弹,遏制新问题滋生肆虐,才能对脱贫情况实现动态掌握和管理,才能稳步推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54.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

55.全面推进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要求,是践行“三严三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具体体现,需要进一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56.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突出重点、聚焦关键,狠下一番“绣花”功夫,努力推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由“打赢”向“打好”转变。

57.扶贫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功,容不得半点漂浮。

58.扶贫开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我们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9.精准扶贫是对干部思想作风的一场考验,是检验干部素质能力的试金石。

60.承担起本乡镇的脱贫主体责任,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加快形成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61.坚持把抓好党建“第一责任”与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紧密结合,全面推行“党建+扶贫”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扶贫有机统筹、深度融合、始终贯穿,坚决打好翻身仗。

62.做实扶贫产业;提升就业技能;兑现兜底政策。

63.锻造党员“先锋队”,建强脱贫攻坚一线“铁军”,打造精准扶贫主力先锋。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引导党员主动认领脱贫攻坚先锋岗;推行党员积分式管理,开展党员评支部工作、党员评书记绩效、群众评党员表现“民主三评议”活动,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扶贫合力。

64.算好政治账,不犯迷糊病;算好时间账,不落一个人;算好指标账,不做无用功;算好政策账,不花冤枉钱;算好作风账,不忘公仆心。

65.聚焦“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提升精准脱贫内生动力。发挥支部带动作用,按照“支部引领、产业扶贫、整村脱贫”的思路,围绕打造“一村一品”,探索走一条“支部+N+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路子,让广大贫困户在产

业发展中实现“造血”式脱贫。

66.只要坚持定向监督、实处用力,就能更好地把握扶贫监督的正确方向,保证脱贫攻坚的结果真实。

67.强化“四制”保障,推动各级干部履责担责尽责,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一是目标任务分解机制。二是工作常态推进机制。三是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四是扶贫绩效考核机制。

68.以“定向监督”助力精准扶贫,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问题导向”的工作要求,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等现象,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在实处用力,精准助力扶贫政策落在实处、资金用在实处、项目建在实处、干部干在实处。

69.聚焦精准识别、夯实扶贫工作基础,聚焦精准施策、确保贫困政策全覆盖,聚焦双基工程、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70.要精准出手开展扶贫,注重脱贫质量,注重开发与保障性扶贫并重,推进脱贫攻坚措施落地见效,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71.坚持机关党建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下沉”,确保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72.以促进稳定持续脱贫为目标,重点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坚持在“转、扶、带”上发力,狠抓特色种养业、电商、资产收益、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以更精准、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推进脱贫攻坚,为贫困户在产业上铺就脱贫致富小康路。

73.要主动适应贫困结构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持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群体,集中政策、资源、力量实行重点突破。

74.要通过实施“品牌企业带动、爱心人奉献、公益服务组织参与、义集义卖”等活动,多方位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在全区范围内有效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75.坚持以“就近就业、带动脱贫”为立足点,注重创新建设模式,注重多元发展,推广“龙头企业+扶贫工厂+贫困户”“合作社+扶贫工厂+贫困户”等模式,凸显地区特色,实现“工厂门口建,就业促脱贫”。

76.在脱贫攻坚中找准着力点,瞄准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群体和环节,打出产业、教育、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一项项投入帮扶,一件件做细做实,一户户盯住脱贫,让贫困户家家有增收项目,人人有事干,靠自己的双手长脱贫,稳致富。

77.在精准脱贫方面,要盯住“两不愁、三保障”,继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

78.紧扣“扶贫攻坚”的形势与特点,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创新扶贫理念,讲方式、重实效,打造特色扶贫新模式。

7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要突出产业脱贫这一核心抓手,结合自身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采取优化产业布局、城乡联动发力、龙头示范带动、密切利益联结等举措,全力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逐步实现县有主导产业、镇有产业基地、村有专业合作社、户有脱贫致富项目和劳动技能的“四有”目标。

80.打好公益岗位、社区工厂、示范基地、劳务协作、技能培训、专项招聘、创业带动“七个一批”脱贫组合拳,巧用“加减乘除”法,破解贫困群众就业难题。

81.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群服务向“末端”覆盖,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82.坚持分工负责原则,突出“精、准、实”要求,对标承担职责任务,多元参与,整体推进,确保脱贫攻坚全方位突破;坚持速质并重原则,真抓实干、精益求精,以时间保成效,以作风保质量,推进短板全补齐、基础全提升、问题全整改、工作全达标。

83.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提升攻坚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84.纪检监察机关以“定向监督”助力精准扶贫,就是要通过正确的监督导向,引导扶贫干部沉住气、静下心,真扶贫、出实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历史伟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85.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在脱贫攻坚战中,肩负着保障政策落地、查处腐败问题、监督干部作风等重要职责。在扶贫政策监督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全面梳理、摸清吃透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从每一项扶贫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链条监督检查。在扶贫项目监督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照扶贫项目清单,从每一个项目的立项、招标、建设、验收等程序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在扶贫资金监督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照扶贫资金清单,从每一笔资金的申报、安排、拨付和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在干部作风监督方面,不能只是检查坐班在岗情况、工作记录留痕,而要看到,干部的工作实绩、群众的满意指数,才是监督的重点。

86.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脱贫质量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现行标准,以务实举措、硬实作风保证工作实效,把加强党建引领落实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过程。

87.提升脱贫质量要严格执行现行标准,确保脱贫过程扎实、经得住检验,脱贫成效务实、决不能弄虚作假,脱贫基础坚实、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脱贫作风硬实、打造过硬扶贫干

部队伍和作风。

88.对扶贫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真心关爱,激励他们更加用心用力用情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89.纪检监察机关要突出问题导向,挺纪在前,紧盯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重点,深入扶贫工作一线开展纪律监督,为脱贫攻坚提供严明的纪律保障。

90.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目标要坚持,前提是精准,重点抓产业,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加强基层党建,打牢产业基础,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91.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要以党建为根本引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方向、引领风气、引领攻坚、引领治理的作用。

92.要发挥好扶贫工作队作用,用好红黑榜、农民讲习所等阵地,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93.围绕提升群众整体获得感,聚焦均衡发力,着力加大对

非贫困村支持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短板,确保均衡发力一个不少,脱贫小康一个不落。

94.扶贫干部有温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帮扶单位有力度:有资源,想办法,动真招;定点帮扶有维度:重平衡,缩差距,强保障。

95.所谓“定向监督”,就是要瞄准靶向,在聚焦上下功夫,在精准上发力气,定向监督,做到吹糠见米、弹无虚发。通过“定向监督”,聚焦扶贫政策的落地见效,聚焦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聚焦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聚焦干部作风的扎实务实,抓住了这四个方面的“牛鼻子”,做到“从事到人”全方位监督,就能更好地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

96.要探索形成“一村一产业一合作社一企业”的产业扶贫模式,用好产业扶贫资金,发挥好合作社组织农户、对接市场、联系企业作用,建立起农户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持续增收,形成农户与企业双赢的发展格局。

97.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提升扶贫干部脱贫攻坚能力的重要抓手。

98.要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织好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社保兜底四张“保障网”。

99.脱贫攻坚是一场跨时长、强度大的战役。随着这一场战役的持续进行,要清醒地看到,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我们的扶贫干部要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素质了,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只有干部做到事事以民为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通过勤奋努力,扎实工作,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100.要对标脱贫摘帽考核要求, 压实责任、集中力量、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党政工作金句 300条

写作金句

名言金句

习近平金句

金句企划

励志金句

习近平金句

圣经金句

演讲金句

公文金句

扶贫工作金句100例
《扶贫工作金句100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