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诚实与信任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7: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9《诚实与信任》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 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 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认知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点。 技能目标:(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内容及课外搜集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教学难点:认识和体会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诚实和信任的故事、名言警句。相关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读书方法。

1 设计理念:充分用好教材,并依循教材的特点,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课外积累“诵诚信”。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9诚实与信任

2、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现在愿意展示给大家吗?赛背名言警句。

师:大家课后积累的名言真多,值得老师表扬。这些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二、直奔中心,质疑诚信

1、同样,课文中也有句很有哲理的话.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那句话,用"~~~~~~"划出

2、生交流读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3、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为什么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潜心会文“悟诚信”。

(一)行为:一举一动显真情

2 过渡: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这样说呢?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还重要吗?

1、请同学们齐读1-3小节,让我们一起回到故事发生的 那个夜晚。

2、你能用简洁的话说说那个晚上发生的事吗?(指名说)你能抓住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来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得非常清楚,真棒。

3、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轻声读课文1-3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生读后划句子,并和同桌、邻座交流感受,然后汇报交流结果)

4、全班交流:“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句一: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生:我觉得作者很诚实,从课文第三段中可以看出。(读文中句子) 师:出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是这句吗?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的?从那些词句可以体会出来?

生:是的,如果作者不诚实,他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走掉。可是他还是留下来,并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

生:从“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可以看出作者很诚实。 生:从“写明” 可以看出作者是诚心诚意的。

3 师:是呀,多么诚实的一个人, 能在无人知晓完全可以逃避的情况下主动自觉的留下字条,如果是你,你会在字条上写些什么内容?可以用上真实的姓名和电话。(投影出示图片)

生:写字条读自己写的留言条 师:为什么不把事故的原因写进去?

生:如果写进去,也许小红车的主人就不来找作者了,因为他也是有责任的,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作者是真心实意的向小红车的主人道歉的。

师:同学们有这样的感受吗? 生:有

师:怪不得他把字条压在全车最显眼的地方——雨刷下,所以说这是一张( )的字条。让我们一起来颂颂他。(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质疑:“我这样做,难道不怕车主来敲诈勒索吗?

生思辨:a、他很诚实,同时也给予了车主,他相信,只要他付出真诚,定能收到一份真诚。

b、不怕,因为我坚信,我的诚实定能换取我对他的信任。 师: 我不仅是个诚实的人,而且是一个对他人充分信任的人。怪不得小红车的主人说:“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除了诚实与信任外,你还觉得我怎么样?

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4 生:我觉得作者很负责任,不推卸责任。当他发现反光镜碎了以后,没有自顾自往前开,而是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生:我认为作者勇于承担责任,当他发现小红车的车主也违反规定以后,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

师:你从哪儿读懂这层意思的?

生:因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超出停车线"说明小红车主人也违规了,"毕竟""应该"说明"我"把责任承担起来了。

师:如果你是小交警,你觉得责任在谁?

生:争的举手回答。师:这么多同学相当交警。指一生答。

生:按照规定,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事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生:齐声应答:“是。”

师:你们说得真好,能带着这份由衷的敬佩之情把这句话读好吗?(出示句子) (设计意图: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此处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教者充分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新课标)。因此,一个"诚实"的,"严于律己"的"我"的形象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二)语言:自主体验悟真情

5 师过渡:我的所有做法就是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车的主人,当你看到反光镜被撞碎时心里会怎么想?当你看到纸条时,你会怎么想?出示问题

生:喃喃自语,然后同座互说

生1:是谁这么坏,把我的镜子撞碎了。生2:谁这么可恶......师:你们这样说也符合常理,不过看到纸条后还会这样说吗?

生1:不会,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能主动承担责任,真让我敬佩!

生2:虽然我的车子被撞坏了,可这位先生对我那么尊重、信任,这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生3:我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也违规了,可这位车主把全部责任承担起来,他的品格多么高贵,我一定要谢谢他!

(设计意图:此处精心设计了两处补白点,即字条内容和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后的心理活动,学生能把这两处想象的合情合理也就证明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很到位了。)

1、师: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出示铃声和对话内容)所以,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这到底是一段( )的对话。请仔细听"打电话"部分,看看一共有几次对话。想一想,在“我”和小红车主人通话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话进一步表现了“我”的诚实?边听边在书上做上记号。(听范读)

2、交流:你都画下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可以看出“我”有礼貌,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生2:从“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可以看出“我”说到做到,态度诚恳,主动提出赔偿。

生3:从“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可以看出“我”态度诚恳,坚决,一定要赔偿小红车的损失。

3、同学们交流得很好,可老师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个字最能体现“我”的诚实。在接到小红车主人的电话时,“我”——引说:噢!你从这一个字和一个感叹号中读出了什么呢?

生:很高兴小红车的主人打来电话,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落下了。

3、你能将“我”的话给读好吗?

自己试一试,你们读“我”的话,我读小红车主人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将学生引入文中,"境"里,发挥情境的感染效应,深化了学生对"我"的高尚品格的理解。设计巧妙,效果显著。)

4、师:小红车的主人给“我”打电话的目的是要索要反光镜的钱吗?生:不是,是表示感谢。

师 :同学们,是“我”把小红车的反光镜碰碎了,小红车的主人不但自己装好了,不需要“我”赔偿,而且还向“我”表示感谢。他感谢“我”什么呢?生:其实小红车的主人感谢的就是一个陌生人对他的诚实和信任!

5、师:我的诚实和信任,小红车的主人深深地体会到了,令小红车的主人感动了。而小红车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信任。读到这里,你认为小红车的主人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也是一个诚实的人,换了车镜也不需要别人赔,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有责任;他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并没有因为反光镜坏了而借此敲诈一笔。

6、小结:短短的对话,却很值得推敲,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段( )的对话

生1:没有尴尬

生2:没有争吵、没有指责

生3:有的只是宽容与尊重、诚实和信任

师:是的,我的诚实与信任换来了小红车主人的理解和尊重,他也同样回报了我诚实与信任。这种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使一场纠纷化解了。来,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小红车主人的话,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诚实”和“信任”!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文章至此,高潮凸显。教者进一步激疑、点拨,将学生的思考和认识更加引向深入。)

四、总结课文,升华诚信。

1、过渡: “我”与小红车车主在电话中的这段真诚对话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我”挂了电话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引读第三段他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车主说的话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呢?

7 生答师(课件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相信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学生反复朗读,记住这句话。)

师: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学完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下来。(生思考,练笔,指名交流,师相机评点)

生:诚实和信任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朋友,我一定要拥有它们。 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以诚实和信任为基础。

生:诚信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生:有了诚和信,任你走天涯;有了诚和信,伴你事成功!

生„„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让学生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是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倾吐的需要。通过这个训练,相信“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并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2、师:(课件出示)有人认为,课文中的“我”撞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的主人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他把责任全部归于自己,是不是“太傻”了?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1:不傻

生2:他是一个拥有诚实和信任的人。

3、师:现在,你一定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了吧?

8 生1:“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2诚实是做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

4、无人知晓,无意碰坏,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诚实是无价之宝,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就是作者要以“诚实和信任”来作为课题的原因。想一想,课文还能换个题目吗?生自由说《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感悟到: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诚实和信任是那么重要,他是一个立身之本,而金钱在他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完成板书)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诚实和信任,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以后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与诚实相伴,与信任为友。

五、语言实践,发扬诚信

1、师:学完本文,老师心里有很多话要说,我创作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配乐朗诵) 《诚信的赞歌》

诚信是一缕春风,吹开紧闭的心门; 诚信是一片阳光,驱散人间的阴霾(mai); 诚信是一股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田; 诚信,没有价值,却让人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却让人胸怀广阔; 诚信,是心与心相连的纽带; 诚信,是心灵家园一道最美的风景。

2、仿写语句:

诚实是一把钥匙,打开彼此信任的大门; 诚实是一座桥梁,

。 诚实是

……

3、把自己最喜欢的或自己创作的关于诚实与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附板书设计: 19诚实与信任

金钱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案例分析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反思

诚实与信任案例
《诚实与信任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