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5: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 周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课本第77~78页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学具准备: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3)汇报结果

二、新课

1、导入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2、猜想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长是多少?沿宽边摆了几个?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验证

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2)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长×宽---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边长_×__边长___

三、巩固

1、完成课本第78页做一做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布置作业:做一做关于本节课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第 周 第 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学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

2、长方形周长=(长+宽)×

2 正方形周长= 宽×

4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给1个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二、新课

1、出示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边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1)意义不同 。 (2)计量单位不同 。 (3)计算方法不同 。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课本第79-80页练习。

板书设计:

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14×9=126 (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第 周 第 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十九(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学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算? 探究新知:

第一题:两名学生量黑板的长和宽,其余的求黑板的面积。 第二题:让学生按公式口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三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篮球场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半场是什么意思?

组织学生议一议,是学生明白篮球长半场是指面积的一半,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并相互检查。

第四题:组织学生先估一估正方形手帕的面积,再测量出他的边长,计算出它的面积。在组织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第五题:先让学生根据经验估一估,并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的。再组织在小组中合作量一量计算时要用到的长和宽,然后算一算。并在班上集体交流。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做一做关于本节课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十九(1-5) 28×15=420(平方米) 教学反思:

第 周 第 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十九(6-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学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算? 探究新知:

第6题:教师指导: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求围栏的长度就是球长方形花坛的周长。这道题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第七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教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知道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要求买这面镜子需要多少元,可以先算出这面镜子的面积根据每平方分米的价格是2元,再求出这面镜子需要多少钱? 面积:12×5=60(平方分米) 2×60=120(元)

第八题: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么样剪才能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第九题: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 要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正方形的 边长。

边长:64÷4=16 (米) 面积:16×16=256(平方米)

第10题: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启发学生看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第十一题: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准备图形剪一剪,观察、计算、比较三种不同减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哪几断?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做一做关于本节课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十九(6-11)。

第七题:

面积:12×5=60(平方分米) 2×60=120(元)

教学反思:

第 周 第 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课本第8

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学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3米=(

)分米

)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新课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交流 (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哪个大。

三、综合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160平方厘米 B、1600平方厘米

C、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做一做关于本节课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平方米=( 300

)平方分米 ( 500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3

)平方米

课后反思: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