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实习安排

9月15日:江苏宜兴善卷洞 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公园 9月16日:孔山 排山 棒槌山 阳山碑材 燕子矶 9月17日:马鞍山凹山大矿坑 南京地质博物馆

二、实习过程

1、宜兴善卷洞

工程地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来到宜兴善卷洞,善卷洞位于宜兴市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善卷洞洞府规模宏大,地质地貌丰富,底层分明,由青龙群石灰岩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全洞面积约5000平方米,游程约800米,有上洞、中洞、下洞和水洞四部分。善卷洞地层是下中三叠统青龙群地层,与大隆组为整合接触,岩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主洞方向几乎平行于燕山晚期的煌斑岩脉,这一形成于与一组断裂构造有关。另外,洞顶有北北东和北西西两组裂隙呈网状切割地层,洞内沿这两组裂隙滴水、渗水,形成石钟乳,可见这两组均为走水裂隙。

我们刚进山洞就看到了几米高的钟乳石和两旁的狮子大象,很是壮观,莲花倒影因为角度和洞内光线原因显得尤其真实,让人感觉让若开在脚下。后来坐船经过很长的洞内河流,划船人员只需要借助洞内的各种奇石使力,就把我们稳稳的载了出来。山洞中不断有漏水现象,洞中水源发育,在中洞中,有一处有北东向裂隙,上洞的水流过中洞再流入地下,说明洞穴的发育与岩组断裂构造有关。

善卷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1 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喀斯特地貌的景区开发的注意问题:

洞穴属封闭或半封闭系统,数万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可能会由于人的介入变得不平衡,游客会随身带人的微生物、甚至动植物会对洞穴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都是很可能的,还会造成钟乳石上滋生苔藓植物破坏洞内景观,这些细节对于洞穴长远的保存都具重要意义。比如游客喧哗等震动波和声波会改变非重力水的运移路径,有损洞穴特有景观的形成。

旅游洞穴的开发因为环境脆弱的原因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由于工程施工和游客的干扰,易造成洞内CO2增高、温、湿度变化显著及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将导致洞中景物颜色退变,洞穴生物退变甚至灭迹。在洞穴没有开发之前,洞穴里的所有生物群落处在一个稳定的生物链之中,达到一种平衡,而当人类进入这个系统之后,人类成为一个外来侵入者,很多已经适应了洞内黑暗潮湿环境的动物、植物很可能因为认为带入的光线、温度等等而减少。

喀斯特地貌的工程施工问题:

首先对于水来说,公路施工对不同地质环境的水环境破坏形式有不同的破坏形式,对于补给区,主要有阻断,封堵,扰动地下水补给,产生路面径流,生活生产废水、交通事故等的污染补给源;对于径流区,主要有阻断,改变,扰动地下水流通路径、方向,产生路面径流,生活生产废水、交通事故等的污染补给源。对于排泄区则会封堵地下水排泄口、填埋、则断灌溉系统、改变、阻断地表水径流路径和方向等,同时也产生各种污染补给源。根据不同的环境破坏特征提出不同地貌区的相应防范措施。包括过滤渗透井,地下水管道工程,排、引水渠等工程。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喀斯特地区的施工问题就更应该的到重视,无论是植被,还是地质,还是洞内环境。公路建设项目属于条带状破坏,由于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的建设造成的局部块状破坏,但喀斯特山丘一旦由施工占地造成的破坏将是植被的严重退化,因此,公路建设项目沿线植被恢复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人工恢复的目的是防止生物入侵,并加快局部破坏区域的恢复时间和工程。

2、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公园:

下午我们便出发去了长兴的金钉子地质公园,在未到之前,我们都猜测金钉子到底是什么。结果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大吃一惊。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型或标准。长兴灰岩的长兴煤山剖面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金钉子”是全球最完整的距今2.5亿年左右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同时也是地球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断代界限之一,也是地球历史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一次灭绝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刚进入公园的的大门就见到三根木化石-硅化木耸2 立在广场上。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其突出特点是树干原生微细结构保存清晰,外貌栩栩如生。路过几百米的古银杏的长廊,我们便来到了金钉子博物馆内,学习了长兴地区的地质演化史,包括各种动植物化石,如菊石、中三叠世的贵州龙等等,我们很荣幸的看到了微小欣德牙形石的模型,这种出生在二叠纪和三叠纪交会时期的生物为长兴金钉子的确定和二叠纪和三叠纪分界的确定做了巨大的贡献。看完了博物馆,我们便来到了金钉子广场,登上层层阶梯去寻找金钉子所在地,那么微小却又具有重大意义的金钉子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金钉子对于长兴转型的意义: 金钉子的发现对于浙江长兴有着重要意义,它使得长兴从一个露天废弃的矿山转型成一个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长兴在废弃矿山的基础上对废弃矿山进行裸露岩石复绿,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变废为宝,在最大程度的保护矿山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废弃矿山的景观优势,在废弃矿山治理逐渐融合到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古生态为主题的旅游计划,金钉子地质公园便是长兴走出来废弃矿山治理结合谷生态旅游的至关重要的一步。长兴的转型为废弃矿山的治理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3、孔山 排山 棒槌山地区

9月16号我们来到到了,排山-棒槌山地区,教授首先把我们领到了一片开阔地之前,仰望山上缠绕的营养管,俯视山间小平原的垃圾处理厂。教授首先给3 我们讲解了裸露山的植被覆盖治理问题,讲了植物营养管的设计和用法。裸露山脉的边坡治理工作至关重要,这里的山石类型主要包括砂岩和页岩,要针对性的选择植物,治理山坡。我们俯视中间的盆地中间有一个垃圾填满场,教授又给我们讲解了关于垃圾填埋的一些技术方案和危害。填埋主体工程:修建垃圾坝、截污沟、截洪沟、调节池、进场道路等设施。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垃圾坝的建立,必须考虑地形、土壤、水文的问题;垃圾坝坝址应设在沟下游两山坡接近的沟口处等等知识。借来来我们又到了山的另一侧,在繁茂的树丛之下藏着一个很小,但是结构特征很明显的断层。

在南京湖山—排山区域总的地貌背景下,按地质作用类型将区内小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和坡地重力地貌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侵蚀地貌受岩性和构造两个因素及其复合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堆积地貌发育在侵蚀沟谷之上,坡地重力地貌受沟谷边坡坡度及地层段岩性组合的影响,而重力是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来源。堆积地貌与坡地重力地貌对侵蚀地貌的依赖关系,形成三者的世代关系是侵蚀地貌为第一代,堆积地貌与坡地重力地貌为第二代。

湖山—排山地区山链和沟谷呈近东西向相间排列,山链自北而南有丝山—棒锤山,排山—孔山,羊山—土地山—狼山。从区域分布来看,地层分布的特点是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栖霞组和孤峰组分布于排山—孔山山体的主体部位,其中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主要出露在山脊和受总体产状控制的山体南坡。排山—孔山北坡则出露大套的石炭、二叠系石灰岩受总体产状控制的山体南坡在许多地段,地形起伏随岩层的产状变化有规律地变化。次级褶皱和贯通全区的断层大多沿近东西方向的主体构造线展布,褶皱两翼具明显的不对称性,向斜北翼缓(倾角一般小于35°),南翼陡(倾角一般大于50°),背斜则相反。纵向断层大都向南东方向倾斜,孔山北坡断层、土山—狼山断层是这一类断层的代表。断层面具压性特征并与次级褶皱轴面在几何上有统一的构造面向,反映了逆掩推覆在区域构造发育特征上的深刻影响。从边坡总的特点看,北坡以较陡而随岩性起伏的坡面为特征,南坡以较缓而随构造起伏的边坡为特征即反映了上述区域构造对边坡地貌的总体影响。

从震旦纪到志留纪是一个浅海,总体的沉积环境比较的稳定。前期沉积以海相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后期则主要沉积形成页岩,粉砂岩,砂岩。志留纪后期发生海退运动,该地区到晚泥盆世发生沉降,出现陆相(滨海相和湖泊相)沉积环境,许多地方由于风化作用没有沉积,只有少数地区有陆相沉积,比如泥盆系五通组的孔山北坡地区。孔山地区的沉积物以灰白色石英砂岩,页岩,砾岩为4 主,从上到下依次为: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和页岩,砾岩。实地我们可以观察到褶皱、风化等地质现象,差异性风化尤为明显,棒槌山西面为灰黄色页岩,页岩与泥灰岩互层,西南部为页岩和泥质灰岩的互层,对于硬度不同的岩石,风化产生了显著的差异性,较硬的灰岩渐渐显得突出,而较软的页岩则凹进

裸露山体的治理: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基本任务是边坡稳定性和边坡的植被恢复,最终的目标是恢复植被回归自然。山体稳定是实现植被恢复的前提,在进行植被恢复之前必须排除崩塌和落石隐患。要求裸露山体生态修复的物种一般具备以下特点: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够固持土壤,涵养水分,生命力强,管理粗放,生长迅速,分枝稠密,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于分解。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防治山体边坡植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尽可能地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使之尽量符合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边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是裸露山体修复成功的关键,其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对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比较成功的方法主要有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人工植生槽、人工植生袋、挂笼砖和喷混植生等技术。

垃圾场填埋分析: 选择厂址时要考虑到交通线路、发展、对附近居民及工厂造成的不便。一般情况下接近垃圾产地是有利的。确定新的垃圾厂址之前有必要了解厂址有关地理水文的因素。监测承载能力,稳定性及土壤情况是必要的。如果土地不够稳定,废弃物过重可能引起严重的沉降运动。这可能引起密封系统的破坏导致滑移。而且还要探测当前地质层位置和厚度。

在水文地理的考查过程中,要明确地下水的土壤层结构,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为监测填埋运行,在地下水流动方向的入口和出口安装几个地下水监测井用来规则取样。这些监测井用于在堆积及关闭阶段监测地下水水平及地下水的化学物质。当入口和出口处的盐和污染物含量过高,要及时找出原因,如果必要的话,要重新修理底部密封。

4、阳山碑材

下午我们便来到了文明的明朝阳山碑材风景区,阳山,黄龙山与上午所看的排山等东属于南京湖山地区,地质构造联系很大。阳山碑材是利用本地大块栖霞灰岩开凿出来的,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每个部位都很是高大壮观。

湖山地区处于宁镇山脉西南部,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汤仑复背斜中段的北翼,区内次级褶皱构造发育,主要由陡山——大石碑向斜和孔山背斜组成,向斜核部出露的最新地层是二叠系栖霞组。而阳山碑材便取材于向斜核部的栖霞组臭灰岩层,是南京地区层厚最大并易于开采的岩石。栖霞组的臭灰岩层为灰黑色富含沥青质、具臭味的厚层灰岩,富含珊瑚和腕足类等化石,形成于因海侵5 海水不断加深、水流不畅、氧化条件较弱的浅海沉积环境,距今约2亿7千万年。其后,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以及三叠系的岩石继续沉积于栖霞组之上。

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及明显的断层。这个断层发育于栖霞组灰岩中,断层走向与大石碑向斜枢纽垂直,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断层上盘张性节理发育并被方解石脉充填。该断层构造形迹十分直观,其证据有:断层两盘栖霞组薄层灰岩被错断,断距约3米;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断层上盘张性节理发育并被方解石脉充填。断层带上有泉出露。故我们判断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再往山的深处走便是,已经大半完工的碑座、碑额、碑身,十几米的巨石开采,可以想象当时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之庞大。阳山碑材尽管最终被弃用了,但却刻下了施工者们的血泪。

5、燕子矶

看完了阳山碑材,我们便来到了燕子矶,“矶”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的意思,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长江中下游的水流有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的特点,往往将凹岸淘蚀的物质带到凸岸沉积先形成规模小的边滩,边滩变宽、加高且面积逐渐增大后,发展成河漫滩。

燕子矶属于湖相沉积,角砾岩大多属于硅质胶结,所以在长江的反复冲刷中保存了下来。在燕子矶主要可以观察白垩系地层:浦口组,为一套陆相沉积地层,紫红色岩性,厚层块状砾岩为主,夹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中砾石成分复杂,主要为英、玛瑙,少量块岩,砾石磨圆度不一,石英角砾磨圆较好,白云质灰岩角砾较差;角砾分选性较差,大小不一。燕子矶的河漫滩表层主要为第四纪晚——中更新世、全新世冲积相沉积物,由水流从携带来的砂泥组成,而其下伏的白垩纪浦口组的紫红色砾岩地层系本地原产的砾石滩。

看完了燕子矶,我们便去了附近有名的三台洞,三大溶洞分别为头台洞、二台洞和三台洞,由长江侧蚀山壁而形成,不具排水功能。其构造为一复式背斜,被多条正断层顺山体延伸方向所切过,岩性复杂。临江一侧主要分布下奥陶系仑山灰岩,喀斯特地貌比较发育,有多层溶洞分布。由此三台洞可以初步分析南京的三级阶地:一级阶地一般高出江面10m,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江面20~25m,三级阶地——一般高出江面43~50m。

6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分支,是根据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进行地层分布型式、沉积环境和岩相综合解释的一门科学。人们发现,在同一时期的、情况各异的许多沉积盆地内发育着的地层形式,说明存在着一种有效的全球控制因素,这种因素即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大多数地表地质学家普遍见到的旋回性沉积作用基本上或完全受全球范围的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

层序地层学的核心部分是研究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对沉积作用的控制。包括对大陆边缘碎屑沉积作用的控制和对大陆边缘碳酸盐沉积作用的控制。层序及其内部组成部分体系域是全球海平面升降、地壳沉降以及沉积物供给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全球海平面升降和构造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在全球海平面升降的控制下,海平面的相对变化速度是碎屑沉积地层型式和岩相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在长期构造运动的背景下,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控制碳酸盐沉积地层型式和岩相分布。

根据上述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建立沉积模式,用以检验人们的认识,预测沉积地层关系和岩相,进行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地层间的对比。因此,层序地层学是从四维时空上来认识沉积记录,并将其和全球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联系起来,认为沉积记录是全球海平面变化与地壳沉降和沉积物供给的函数,从而增强了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地层间的可对比性和沉积相的可预测性,将沉积学和地层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6、马鞍山凹山矿坑

一大早,我们就坐上车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车上颠簸就来到了马鞍山大矿坑,刚下车我们就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惊呆了。眼前几百米深的巨坑不得不让人眼界大开。现在的矿坑开采已经收尾,我们还是见到了及格采矿和后期治理的机器和人在工作,全坑坡度很陡,只有车辆进入口处坡度略缓,由于长时期的重荷载运行,入口处的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东北角处已经有一处明显滑坡,但因为不影响工程就没有治理。矿山地下是一群正在施工的人,西南角可看见为边坡植物提供植物营养液的小池塘,通过高压泵将营养液通过管道浇灌给植物。

陈教授给我们提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矿坑-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和平”钻石矿坑,直径约1600米,深533米。比马鞍山这个矿坑更加的壮观。

矿床属于陆相火山-侵入岩型铁矿床,俗称“玢岩型”铁矿。矿床产于中生代陆相断陷火山岩盆地中。矿床与燕山晚期喷发的闪长玢岩等次生火山岩有密切关系。矿石主要为块状、浸染状和致密块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斑杂状和少数脉状和网脉状构造。该矿床产于中生代陆相断陷火山岩盆地中,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大王组粗面岩、粗面质凝灰岩。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层层叠叠颜色各异的岩层,工业类型属于混合贫磁铁矿,呈酸性。自然类型主要分四类:闪长玢7 岩角砾浸染状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磁铁矿、高岭土化闪长玢岩浸染状磁铁矿、绿泥石化闪长玢岩浸染状磁铁矿。主要岩石为闪长玢岩。该矿山采用边坡开采技术,一层层开采面被有序剥离后形成梯台,运送矿石的铁路就直接铺设。

马鞍山矿坑自开采以来一直问题不断,其中包括:滑坡、崩塌;排土场、尾砂坝的滑坡、崩塌;采空区上部岩层及上覆第四系松散层在重力作用下,一起下沉、开裂、破碎,岩石断块呈 阶梯状倒塌下滑、陷落;废砂渣对环境也有极大破坏(废矿渣中普含硫,常形成硫酸类酸性积聚在低洼地段或渗人地下,在排土场及其附近形成地表、地下酸水区。雨季酸水外溢,造成矿区及外围地表、地下水体污染);由于长期排水而产生降落漏斗及地面变形;矿坑突水。

对闭坑矿山采坑,采空塌陷区,可利用矿山剥离矿渣,选矿厂尾砂进行回填造地;对面积较小,位置适宜的采坑,可进行适当整治,发展养殖业。对废弃的尾矿库,分批用粘土回填,压实后进行复垦;对其中部分矿山尾砂,可试进行建陶原料的开发。对废弃的矿山排土场,分批用粘土适量填盖后,进行植树造林或复耕工作。

矿山的治理问题:

矿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从总体上看,成绩显著,任务艰巨,问题突出。矿山开采占用损害土地资源,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水资源,废石、废水、废气污染问题严重,破坏地貌景观。

地面塌陷治理: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塌陷一般为岩溶塌陷和采矿塌陷,镇江至今尚未有岩溶塌陷,而采矿塌陷则时有发生,如韦岗铁矿和煤矿等地下开采的矿山,防治采矿塌陷的方法一是要尽量选择安全的采矿方法和采矿深度;二是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及安全柱的科学处理;三是加强采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四是当地面沉降到一定程度时撤离沉陷区居民。

山体开裂及危岩的防治对策:山体因长期风化剥蚀且岩石本身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较为破碎,故危岩较多,大多分布在云台山北坡、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山体,对于此类地质灾害应以监测预报为主。其监测内容为裂缝的发育情况,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裂缝的变形速度,用简便方法设立监测点,在裂缝两侧立固定标尺,定时进行危岩的垂向位移观测,可用某一定点进行对比观测。在雨季应加密观测,对某些规模小的灾害点,可采用人工爆破或人工排除手段清除危岩。对某些危岩可用挡墙或护坡支撑,或用锚杆固定,钻孔灌浆等方法加固,如出现大规模的危岩崩落,则危险区内居民可考虑搬迁撤离

崩塌、滑坡治理:已经发生过的崩塌或滑坡灾害,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可采用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泥石流治理:平时我们要搞好山坡绿化,避免水土流失。对汇水面较大的山坡进行地表排水截水工程。对采矿弃渣、工程建设弃土,不能随意在山坡、沟谷堆放。避免人为因素诱发新的滑坡、滑塌产生。规8 划建设管理应避免在沟谷山脚建设工业、民用建筑。或建设时在靠山一侧建造挡墙、水沟等排、截水工程。已经发生过的泥石流灾害,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用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消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

矿山开发的边坡问题:

爆破产生的粉尘主要有两种来源:(1)原有的覆盖在岩石表面的沙土或是围岩中的夹泥层;(2)爆破时岩石在炸药爆能作用下开裂、破碎产生的粉尘。一般采用的防尘措施都是事后防尘,即爆破后,立即开启水幕降尘器或水雾设备对爆破后的粉尘团进行喷、洒水雾降尘。但此种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采取事前防尘,当然也可以采取事后防尘加以辅助。经过笔者的多次尝试和实践经验,事前防尘可以同时采取以下措施:(1)对于覆盖在岩石表面的沙土可以采取在爆破前就给予充分洒水湿润的办法,以达到在爆破时抑制扬尘的目的。(2)对于在炸药爆能作用下开裂、破碎岩石产生的粉尘,笔者通过与爆破工的一次偶然事件发现,可采取在炮孔前端加装水袋的方法来抑制粉尘的产生。其方法是在炮孔装好药堵塞前,先在炮孔内装一条水袋,水袋为长条形,直径略小于炮孔5mm左右,长度在30cm左右,水袋的材质为结实的塑料簿膜,以防止装填时被岩石刮破。水袋装好后,再进行堵塞炮孔。这样在爆破时,爆破气体和震波迅速将水袋里的水汽化,进而形成水雾,以达到降尘的目的。

7、南京地质博物馆

下午我们来到了南京地质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是以地质矿产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博物馆,老馆内设有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场资源、地质环境四个主题。新馆内包括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标本展示与交流中心四个主题。馆内的矿石样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奇石林立,争相辉印。恐龙馆内陈列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恐龙——炳灵大夏巨龙。行星地球里面的各种矿石争奇斗艳,生命演化馆里的各种生物化石和模型合适全面。有很多在长兴金钉子公园都见到过。

老馆的地质环境展厅主要展示和演示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与治理、保护地质遗迹等内容。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爆发时的振荡、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的无助,还可了解到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一层的地学摇篮展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的展览。它展现了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诞生、成长和取得的卓越贡献,重点介绍了新中国48位两院地学院士的风采,他们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学者们辛勤工作的蜡人像令人印象深刻。

9 这次地质博物馆的参观让我学会认识了很多很多的矿石:白钨矿、花瓣状泥质石膏、孔雀石、丝光沸石、中沸石、扎水羟砷铜石、祖母绿(绿柱石)、锡石的膝状双晶、水晶晶簇、红柱石(放射状)、黄铁矿的五角十二面体双晶等等,亲眼见到这么美的矿石真是满足。

三、总结

这次实习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增长了不少见识,掌握了对不少岩石的辨认能力和岩石的性质、形成演化。通过对山体地质的观察和学习,大致了解了南京地区的地质形成和典型地质特征,对喀斯特岩洞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将课本知识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巩固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掌握。陈教授对我们的地质知识教学和人生态度的提点让我印象深刻,这次实习虽然只有三天,却让我对工程地质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提高了我们对工程地质继续学习并学以致用的兴趣。在实习过程中,陈教授时常对于眼前的地质和现象作出一定的工程分析和拓展,让我们面对地质的时候想到更远的工程问题,面对工程的时候想到地质问题,拓展视野,多元化思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教育和思考。

参考书目: 《喀斯特地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周洲 《本溪水洞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陈志刚 《马鞍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王啊俊 《南京湖山-排山地区小地貌成因类型》杜国云

《浙江长兴“金钉子”露天废弃矿山的成功转型》于炳松 赵冰仪 《基于恢复生态学理论的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丰瞻 许文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韩舒朋 许少伟

10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短学期认识实习小结chc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