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校德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01:46: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谈谈现代学校德育如何创新?

答:1)树立多维\"道德”观;2)构建以\"生命,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体系;3)创建开放式、层次式、一体化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4)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内容体系;5)强调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动态参与。

2.近现代中国学校德育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1)复杂性和斗争性;2)德育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3)提高政治觉悟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 3.结合实际论述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答:

1、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1)社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社会的开放与多元

(2)社会道德从以血缘家族为中心走向以血缘为中心 (3)社会道德的监督作用与约束作用逐渐减弱 (4)专业道德要求的日益丰富与发展 (5)局部区域的道德问题全社会化

2、社会变迁在改变整个社会道德大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家庭环境

(1)小型家庭需求的变化 (2)儿童成长环境变化 (3)家庭能力变化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学校德育评价的失调。 答:1)德育评价标准多元或双重 2)德育评价主体的分裂 3)德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5.结合实际分析与论述当前德育理想的失落状况。 答:

一、价值关怀的缺失

(一)学校知性论德育范式对人生价值的忽视

(二)社会焦躁与功利思想对人生价值的忽视

(三)矛盾的价值观念对明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损害

二、德育层次性的模糊 首先,道德教育是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结合,而学校德育只找到了道德规范的教育途径,对于道德理想的引导常常处于道德缺失的状态。 其次,忽视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层次性

最后,学校德育本应该是道德理论层面和道德实践层面相结合的活动,但是学校德育更多的停留在了知识理论层面,而在实践层面上,学校可以采用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而让学生共同投入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体验的机会却大大减少了, 其中不乏学校的对集体实践的范围与时间的人为收缩。

三、教师的\"去圣化”

(一)教师称呼的泛化暗示教师\"去圣化”

(二)教师的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负面影响

1、教师\"去圣化”与\"去权威化”的混淆

2、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取向致使教师片面发展

3、专业片面发展的教师缺乏立志崇高的愿望

4、教师缺乏承担起崇高职责的自信

6.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成因以及对策。 答:

常见的网络道德缺失表现有:传播网络病毒、骚扰破坏程序、侵犯他人隐私、追逐网上情色、恶意攻击他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络成瘾。

网络道德缺失成因:第

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虚拟性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化倾向,有些人在网络中隐藏真实身份,做出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

第二、多元化和异质性的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所以当他们面对异质的文化和价值观时,总是不知如何选择,以致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最终实施了不当的网络行为。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一些高校在向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现了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脱节,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方面的理性疏导。

第四、社会环境的复杂也是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社会上的道德原则、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更加广泛、更为直接的影响。

对策:

1、增强教育者的信息素质;

2、健全学校德育信息网,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

3、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德育软件,直接在网上开展竞争;

4、以互联网为工具,改革学校德育试。

7.结合实际分析与论述现代社会中个体道德发展的困惑与矛盾。 答:

一、不确定的道德观念

二、确保共性与崇尚个性的融合

三、平等的权利与责任的日益重视

四、社会与个人选择的艰难

(一)现代社会宽广的选择范围带来了选择困境

1、选择的责任与必然承担责任的要求

2、更多选择带来的选择困境

(二)如何确立正确的选择态度:\"用进废退”的原则

8.简述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并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在学校德育中运用好该理论。

答: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他对品德问题的基本观点是: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他认为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班杜拉等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

1、抗拒诱惑,

2、赏罚控制,

3、模仿学习。 在德育工作中老师可以进行生活情景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明确是非观,养成良好习惯,要突出榜样的作用,赏罚要分明。 第三次作业答案

1、简答

制定德育任务的依据。

答:制定德育任务的依据是:

(1)是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的。

(2)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方针提出的。

(3)德育的任务反映了年轻一代年龄特征的需要。

2、简述当今世界中小学德育改革的趋势。

答:面对全球生态化,网络化以及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大趋势,世界中小学德育表现出以下几大改革趋势:

(1)各国都更加重视品格教育和美德教育。重新强调学校德育要注重对学生美德、基础性道德的养成,强调情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 (2)强调道德主体性的培养。面对网络时代价值多元的冲击,各国都强调学校德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判断,选择,强调教师要有信息识别判断能力,善于引导学生选择,使学生在德性成长中逐渐成为道德的主体。

(3)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学校德育不仅是传递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还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更要有行动,使学生学会践履道德,学会承担责任,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学做合一。

(4)强调德育的生活指导功能。各国学校德育都强调对生活基础的关心,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逐步体验更高的道德境界。

3、简述德育的主要特点。

答:德育的主要特点:(1)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2)年龄阶段性

4、简答学校德育工作评定的具体指标。

答: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德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评定包含丰富的内容,请如领导机构、队伍建设、校风校纪、制度建设、德育管理、德育学科、学科渗透、德育活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以及家庭杜区协调等等。但最主要的测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学校德育课程质量评定、德育活动质量评定,德育工作管理的评定、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评定。对这些内容的测评,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听取汇报、现场考察,观摩活动、查看会议实录、个别访谈、听课评课、问卷调查、召开座淡会等,其次,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综合分析,以求较客观准确地把握全貌。

5、简述高速发达的物质社会对于社会道德的影响。

答:高速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扩展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影响。如:

1、高速发达的物质社会丰富了社会道德的需要,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增长,人类物质社会不断向世界各个角落和各个生活层面延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由物质关系衍生出的道德关系变得日益细化而丰富。

2、高速运转的社会形成了对道德与教育的迫切需要。

3、以物质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道德的挤压。然而,现实表明,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保证提供给每个人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社会问题也因此不能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而消融,在学校教育中也发生大楼林立却不见大师等类似的问题。

6、简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有:

1、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道德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实践和精神的双重方式发挥作用的。教师道德鲜明地表达了教师的义务、责任以及教师行为方面的准则,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职业,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使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师工作,获得职业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

2、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教师的辛勤工作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教师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和教师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分不开的。

3、教师道德对未成年人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是培养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职业,教师道德中的职业道德部分主要对教师群体发生作用,既可以更好地调节教师队伍的关系,加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又可以调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

4、教师道德对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教师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倡议者和代表者,教师道德是维护职业信念和职业尊严的基础,教师道德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社会上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范。

不知做的有没有错,请你们参考参考,并提出修改的意见,谢谢 7 简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内涵

答: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同时教师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2、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3、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8 简述教师的德育能力。

答:教师的德育能力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主要包括感知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教育机智等。教师的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引入道德世界,实现与学生共同的道德成长,在德育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教师道德的智慧。

9、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对你的启示?

答: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即根据所要研究的道德现象,设计编制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非对错的评价,从中揭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

4、公正阶段(11-12岁)。总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皮亚杰关于道德观念掌握与发展的研究,除了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具体目标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启示,即要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某种道德观念.必须遵循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必须联系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基础;只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辨析和反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学校道德教育内容超越了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制约,超越了学生的日常道德经验水平的认知基础,就会变成无效的空洞说教。

分析题: 1.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缺乏。

请分析你如何理解此段话。

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终生的,我们老师不能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人师表是我们教师必须时刻要做到的。 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做好事。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于,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2.一位老师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老师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电影《洗澡》中的一些片断,以此为基础,在计算机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先救谁》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为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再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4-2-3-1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学生以1-4-2-3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2-3-4-1排序,分别配以\"抓小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份”,最后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学生们过后的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 问题:结合该案例,说明运用活动法开展德育活动应该遵循哪些程序?该活动存在哪些不足? 答: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发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

3.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 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请结合此段材料分析子贡和孔子的道德理念。 答:鲁国立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哪怕你暂时没有预付偿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可能造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滑坡,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国家支付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致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子贡也许料不到导师对自己的行为会如此痛心疾首。其实让孔子操心的不单单是“那条好法律”,更令他感到揪心的是道德本身的安危。子贡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最后,道德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缚精神,而是解放精神。

4.\"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请分析你如何理解此段话。

答: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5.某中学男生向该班某女生写了一份情书,以表白爱意。女生收到后,愤然将情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认为为了\"杀一儆百”,遂在班会上将\"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结合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方法等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答:(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重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6.某教师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H,父母离异,她跟随着父亲和后妈生活。后妈带来一个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处处偏向自己的孩子。小H父亲很忙,经常在外,没有经历关心她。偏偏小H个性刚强,为此不听后妈任何教育,关系非常紧张。后妈就把小H的情况告诉老师。小H一直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也同样爱理不理,尤其对于个人卫生更是脏得无法形容。同学要求她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和课桌,相反,她却将座位搞得更乱更脏。经过观察,老师挑选了一个机会。

一天放学时,老师让小H在教室留下,告诉她想请她带一封信给她后妈。当着她的面老师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她擅自拆看。随后老师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她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老师便走出了教室,在外暗暗地观察,没一会,发现小H谨慎地打开信读了起来,渐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老师走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她。其实,孩子原本认为老师带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她的很多闪光点,并表扬了她,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小H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通过多次这样的教育,慢慢地小H 的各方面有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课听讲认真了,下课能与同学一起做游戏了,也能经常看见她的笑容了。有时小H也很愿意把自己心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向老师倾诉,后来小H的后妈打电话来说小H与她关系变好了,得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问题:请结合德育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答:教师运用了疏导性原则。所谓疏导性原则就是德育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重在于疏导,使学生明白道理。

7.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民主、独立、多元、信息化和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学生张三说:我不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不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我长大了不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我保证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也不做不道德的事,我通过诚实劳动而生活。你如何对待张三的观点?

答:张三过分注意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性化生活,也不利于个人的生活成长,社会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没有基本的道德准则,就不能开心的生活。

8.甲同学与乙同学是从小学到初中的亲密挚友,有一天他们班一个同学的手表丢了,非常着急,四处寻找,甲同学也帮助到处寻找,但没找到。他晚上到乙同学家玩时,意外地发现了那块手表,同学追问,乙同学承认是私心太重拿了手表,并要求甲同学为他保密,但又不肯按照甲同学的要求把手表还给那位同学。甲同学出于友情,决定只拿回手表,不对外说此事。

问题:请根据所学德育有关知识,甲乙同学的行为进行评判。

答:道德两难问题,首先乙同学犯了2个错误,一是最基本的道德错误,偷东西本身就是错误的,二是不敢承认错误。对于甲同学处在是友谊和道德两方面的困惑中,甲同学处理还是可以的,在不伤害乙同学的自尊心,又能把手表归还,就是有一个点,这种做法可能会助长乙同学这种不良的习惯。

第二次作业

1.层次德育论。

答:这类主张是一种把德育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综合认识观。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有四部份组成,即思想教育、**教育、法纪教育。

2.个体道德发展的矛盾。

答:1)不确定的道德观念;2)确保共性与崇尚个性的融合;3)平等的权利与责任的日益重视;4)社会与个人选择的艰难 3.简述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答:1)科学性;2)整体性;3)双向性;4)实践性;5)**性; 4.教师德育行为的要求是什么?

答:首先,教师德育行为应符合道德的要求;其次,教师德育行为应避免负面的作用;最后,教师德育行为应选择适当的手段。 5.简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1)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2)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3)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示范作用;4)教师道德对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

6.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

答: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7.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有哪些?

答:1)教师要向学生表达老师之爱;2)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3)教师要向学生展现**作风;4)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道德合作

8.简述师生关系中的尊重信任原则。

答: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出发,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使道德要求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变在他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亲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9.学校德育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1)综合性原则;2)终身化原则;3)多元化原则;4)动态化原则 10.德育管理目标确立的原则有哪些?

答:1)全面考虑与突出重点原则;2)目标的整合一致原则;3)先进性和可行

11.简述学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基本策略。

答:1)增强教育者的信息素质;2)健全学校德育信息网,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3)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德育软件,直接在互联网上展开竞争;4)以互联网为工具,改革学校德育方式。

12.简述学校德育目标管理实施的基本步骤。 答:1)计划阶段;2)执行阶段;3)总结阶段 13.儿童的道德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智力、性别、亲子关系、友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 14.新型德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答:1)教师既是道德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2)教师既是道德示范者又是道德实践者;3)教师既是道德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15.关于德育的本质,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答:1)宏观德育论;2)中观德育论;3)微观德育论;4)层次德育论

16.宏观德育论的基本观点或含义是什么?

答:这种德育观包含的德育内容最广泛,涉及思想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类主张主要出于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礼仪、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概念是教育行政部门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对德育进行的界定,属于德育工作概念,而不是德育学科学术性概念。

17.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共性是什么?

答:1)都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传统;2)强调教师的以身作则;3)知行结合,躬行实践;

18.西方近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1)学校德育从宗教化走向世俗化;2)学校德育从神华走向人性化;3)学校德育的组织化和科学化;4)学校德育理论和方法种类繁多。

19.孙中山提出的\"三 主义”和\"八德”分别是什么?

答:三 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20.请简要回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交织。

答: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2)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碰撞中寻找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文化。21.为什么教师既是道德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

答: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做一个合格的道德教育者,但是人的本质的不确定性和发展的潜能,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即定的道德完人,教师也是一样,同样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教师不是已成的人而是成长中的人.22.简述教师自编测验德育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答:1)测验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2)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在解释结果时应慎重;3)测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升华和发展。 23.简述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柯尔伯格通过对儿童两难问题回答的分析,探讨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一般状况,并根据其特点将儿童品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24.简述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演进的主要特点。

答:1)内容逐渐拓展;2)取向逐步\"融合”;3)要求逐渐层次化、序列化。 25.《礼记・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三纲领”和\"八条目”分别是什么?

答: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正确

2、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思维发展阶段不能超越道德推理发展阶段

错误

3、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教师道德发展共生共长,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内源性基础。 正确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在德育方法上越来越体现人化的特点,把学生看作具有**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正确

5、古希腊时期,雅典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军事训练为主,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子弟培养成体格强壮的武士。 错误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于发展

正确

7、面对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市场化、多元化等特征,我国学校德育应\"以不变应万变”。 错误

8、中国传统学校德育把知识与智慧看得比道德更重要,强调智德统一。而西方传统德育强调\"德教至上”。

错误

9、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总长期间,主持制订了\"忠君、尊孔、读经”的教育方针。 错误

10、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秉持的价值观,绝对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与学生

错误

11、学校德育促进儿童道德的成长是由专门的德育教师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来实现的

错误

12、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中国古代重视外部行为训练和习惯的养成,而西方古代重视\"自我内省”。错误

13、西方一些学者曾呼吁\"光明自东方来”。表明: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代表着世界德育的未来。 错误

14、学校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工程,每位教师都负有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责任

正确

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案例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工作汇报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