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其实我们不懂差生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其实我们不懂差生

“差生是我们心中抹不去的痛。”一位执教十几年的老师曾这样告诉我。苏霍姆林斯基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

“天生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抛弃了陈旧的教育策略,积极投身于“用爱转化差生”的行动中,开始赋予差生相当多的关爱和理解。

可是,我们准确定义“差生”了吗?我们真的了解差生的心理了吗?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差生”?

一、读懂差生的含义

对差生普遍的理解是,考试分数长期低于及格线,就是“绝对”的差生;品行差的学生是“相对”差生;两者都差那就是不可救药的“双料”差生了。但这样解释差生是否准确?很多教育学家已经对“差生”的概念进行了现代性意义上的拓展。认为差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还包括“学习失能”(这是另一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两者的共同点是: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或“学力不良”。但这种“不振”或“不良”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这些特点使差生有别于其他特殊教育的对象,诸如弱智生、道德品质差的学生等。

二、读懂差生的成因

(一)外在原因将差生推向更差的深渊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而我们的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过去的我们告诉孩子,不需要用手操作,无须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理解世界不必伴随快乐。这曾经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俯下身子,正视他们存在的差距,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保持一份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享有能够终身学习的本领呢?形成差生的因素有很多,如“素质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身体因素”等,他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导致差生的总体因素。懂得差生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具体学生的差的成因,以求对症下药,尤其是要多在外界寻找问题的症结。我班有这样一样同学,她进入初三后成绩急速下滑,成了所谓的差生。我没有急于批评她。我知道她父母早已离异,父亲重组了家庭,她和母亲独立生活,母亲给她的学习压力不是很重,在初

一、初二阶段学习任务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尚能适应。那么突变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进入初三后,她母亲对她的要求陡然上升,加上她自己的心理上加剧成熟,因此对家庭环境的叛逆加剧,长时间和母亲冷战。怎么办?我首先和她谈心,让她对自己的情况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然后我和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请他和孩子多做些交流,并也请她母亲要逐步提高要求,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现在她和母亲之间基本上能进行平等的交流了,两人之间的坚冰正逐渐融化,我相信她一定会走出青春雨季的阴影,走向成熟,迎来成功。

(二)内在原因是差生变差的诱因

当然,不能充分发挥潜能这一性格上的缺陷也是差生形成的内部障碍之一。法国教育家加尔倡导的差生性格学分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同学业成败有相当大的关系。今天,学业不良的治疗教育已为人们接受。就是通过补充基础学力,使学业不良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性格,达到补救的目的,使他们从不正常的学习状态恢复到正常、健康的状态。我校的“阳光工程”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记得在初一入学时我班的不少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上普遍存在压力,和实验小学等城区小学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无疑输在了起跑线上,怎么办?按照学校要求我们采用了多鼓励、适时补课、个别辅导等方式,补充他们学习上的先天不足,到期中考试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已经明显缩小了。现在学校领导未雨绸缪,在暑假里就完成了英语学习的基础学历的补充,对学生的起始学习就更加有利了。但也有这样一部分学生无论花多大功夫费多少时日都无济于事,这就不能不考虑他们身上存在着某种能力的缺陷及其神经生理学的因素。这种学生我想在我们实验初中是不存在的。

三、读懂差生的关键

读懂差生的关键就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将差生在变差的过程中积极地转化过来。在医学上有“治疗”与“预防”之说,使患者恢复健康状态谓之“治疗”,而使健康者不致患病谓之“预防”。教学实践中的差生教育也应如此,治疗教育与预防教育应该齐头并进,治疗教育仅仅指向差生,而预防教育则涵盖了所有的学生。在学校和年级组的指导下,我尝试着围绕差生预防教育的两个基本点——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确立旨在发展个性的教学系统,注重眼勤、腿勤、手勤、嘴勤,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及语文课堂适时适地地展开教育,抓住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抓到底,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努力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阿什拉姆学校》一文中说:我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个目标只有通过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尽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的。阿什拉姆学校的教育成果让我们知道,人与世界的真正联系是人格之爱,而不是机械的因果规律。最高的教育应是:不仅给我们以文化信息,而且要使我们的生命和万物和谐统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员工,其实读懂差生也不难,因为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正用宽容和理解走进他们的心灵。我想,凭着我们对集团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所有学生的热爱,我们一定能读懂他们,改变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谱写出壮丽的人生篇章!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其实我不懂1

其实你不懂我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读后感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其实你根本不懂发朋友圈

另类解读那些年,其实我们都不懂沈佳宜

后进生转化:教育“差生”其实很简单后进生转化

那时候还小,爱情我们不懂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雷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其实我们不懂差生
《其实我们不懂差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