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党建工作总结

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00:25 来源:党建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2011年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2年工作要点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各兄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紧紧围绕辖区城中村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等中心工作,积极行动、协调配合,成效显著,总体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综合协调不断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有效提升

区城乡办严格按照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总体要求和全区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注重发挥上下协调作用,一方面我们加强与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规划、建设、土地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全市的工作动态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另一方面,抓好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整合全区规划建设、土地、财政、农业等各职能部门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倾力帮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尤其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城中村改造,整合区、乡、村三级力量,区主要领导亲自参与、靠前指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干部专职抓,相关部门联动帮扶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改造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挥政策引导功能、统领指导能力不断加强

- 1 -

年初,城乡办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了《 新型社区建设意见》( „2011‟2号),对“两种模式、五大社区”的全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详细规定了两种社区的建设模式、臵换补偿方式、具体操作办法、村民保障措施、入住社区的优惠政策、对村庄整合土地的管理等内容,内涵丰富、程序严谨、操作性强,对全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近,城乡办结合到####参观学习成果,尤其是曹市长到我区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全区的新型社区建设做出重大战略调整:一是将改变以往让村庄“自然消亡”的工作方法,采取“整村搬迁”的模式,加快推进全区社区化建设进程;二是提升建设建设的标准和档次,进一步加强在全市城镇化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新的社区建设意见已形成书面材料报主要领导审批,我们将加紧修改完善,增强对全区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引领和指导能力。

三、城中村改造取得突破,城市形象有所提升

1、###城中村改造

自去年11月底##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先后整合区、乡、村三级干部300多人成立5个工作组和9个帮服工作队,成功动员搬迁群众338户,兑付货币补偿资金近6000万元,拆除房屋1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170多亩,使得困扰区历任领导多年的难题得以破解,也使得中心商务区建设

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目前,##村拆迁工作全部结束,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安臵房小区全面开工建设,14栋小高层平均建至六层,我们将确保明年年底之前,被拆迁村民全部回迁。

同时,作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部分的####改造项目已进入规划评审阶段,预计明年可全面开工建设。

2、###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改造范围包括解放路南段东西两侧、电力器材厂以南、顺通物流公司以北约70亩地块,共涉及村民52户,拆迁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建设的16栋安臵房已全部主体完工,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500万元。

3、其它村庄的改造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进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包装推介,协调金融机构融集建设资金,并着手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报批。与此同时,按照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市规划局的安排,同区建设局配合与上级单位进行对接,开展辖区城中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四、加快东方红新型社区建设,全面改善城区面貌

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快##启动区的建设进度,规划建设的258套联体别墅已全部完工,新开工的12栋多层住宅已建成6栋,剩余6栋建至2层,预计明年上半年之前可以全部完工;社区综合活动中心交付使用,社区卫生院完成主体

工程;社区内道路、电力、供水等设施已经完成,社区亮化、绿化、硬化也根据工程进度快速跟进,目前,##社区启动区已具备入住条件,社区形成了约220亩地块的建设规模,建筑面积已达9万平方米。

##社区的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在全市一直处于领先位次,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肯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到社区视察指导工作,调研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月初在舞钢、临颍举行的全市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我区又作为全市唯一典型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五、强力推行违法建设整治,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今年以来,通过制定多项规范文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明确执法范围,确定执法目标。2011年全年共发现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297起(城中村73起,近郊村72起,其他村152起),已全部制止其停工,并对拒不接受劝告继续施工的59户进行了强制拆除。在执法过程中,共出动车辆720余辆次,没收工具500余件,印制宣传条幅70余条,宣传单5000余份,出动铲车30余次。全年违章建筑查处率和达到违章建筑归档率100 %。同时,结合群众的实际建房需要,按照外围整治、内部疏导、堵疏结合的原则,提出意见:禁止一切违法建设行为,对排查出的198户在建村民,给予2—3万元的现金奖励引导其到新型社区建设;有实际困难,急需危房旧房改造翻新的,严格按照标准建设(每户宅基地建筑密度不大于65%,容积率不大于

1:1.3);申请建房的村民,全部入住新型社区,社区建成过渡期之间,可申请每月260元的住房补贴,并给予入住社区住户每户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

目前,辖区村庄内打击违法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私搭乱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六、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服务辖区城镇化建设

认真学习并灵活运用全市城中村改造及新型社区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今年以来,通过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市建委、市规划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先后争取到招投标工程交易、建筑施工图纸审查等政府服务性收费减免近30万元。另外,还积极与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挥部和市委农办结合,申请上报社区建设项目奖补资金,截至目前,##社区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奖补资金,共计200万元,有效支持了我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节约了财政投入。

七、存在问题及推进措施

可以说在2011年,###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了巨大突破,一是成功完成了##城中村改造,使得困扰开发区历任领导多年的难题得以破解,也使得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二是##社区启动区基本建成,具备入住条件;三是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功。但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建设

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和土地等手续报批程序比较繁琐、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区建设进度;

二是“增减挂钩”土地臵换存在“位臵分散、规模较小”的特点,给土地复耕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是由于我区的特殊行政体制,致使我区的社区建设项目无法直接上报省政府审批,享受省级以上的政策配套扶持资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计划在工作中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增强工作前瞻性,加强与土地、规划部门的日常沟通,提前做好土地、规划报批的前臵工作,以最大程度减短程序运转的周期,提高报批效率,以解决土地、规划手续报批周期长的问题;

二是对全区的新型社区建设做出重大战略调整:一是将改变以往让村庄“自然消亡”的工作方法,采取“整村搬迁”的模式,加快推进全区社区化建设进程,以解决土地复垦不够及时的问题;

三是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涉农支持资金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资金筹措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协调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吸引社会闲散资金,以解决困扰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

推荐第2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2010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淮滨县环保局

按照县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要求,现将我局2010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

根据县政府与县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划定了畜禽养殖区,禁养区和限养区。积极开展了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开展了水源地调查工作。

二、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管

污水处理厂现已完成了设备单机调试和进水联动试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我县城县污水处理率将得到90%, COD去除率80%,年减少COD排放量约1812吨。

三、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一是划定了畜禽养殖区、禁养区和限养区;二是着力抓好农村面源、点源污染防治,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是抓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全年计划新建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5处,投入资金84万元。四是按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抓好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四、认真做好农村环境保护监测,加强出入境断面监测工作的日常管理

1、农村环境监测:

为确保我县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今年我站主要对全县5家农村自来水厂进行监测。监测频率每月一次,监测因子8个,现共获得有效数据880个。数据表明,我县5家自来水厂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淮河淮滨出境断面监测:

我站出境断面监测频率每月一次。数据表明,今年我县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五、积极加大引资力度,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做到上门服务、换位思考,正确处理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对于来崇投资的项目,主动做到上门服务,及时了解实际情况,从环保角度给予合理建议,不简单地说“不”。工作中认真听取企业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企业在环保审批中存在的困难,努力为企业提供快捷、优质、热情的服务。

六、进一步加快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步伐,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成果

为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开展了生态县建设的前期工作。按照河南生态省建设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我县申报国家生态县达标时间定为2018年,目前正在开展申报工作。

(二)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组织专门力量对保护区进行自查,经自查,在保护区内未发现影响保护区生态环境及有悖于保护区管理的不良现象发生。

(三)严格加强以生态环境影响为主的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管理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以生态环境影响为主的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管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我县新建的水电、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要求,作了环境影响评价。

七、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办实事,按时完成工作信息 全年按目标要求完成了工作信息和调研文章任务。 认真落实成都县下达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继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力争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达到Ⅱ类标准。

推荐第3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惠州市旅游行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市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要重点建设的五大基地之一。我市旅游行业利用旅游产业的特殊性,通过促进乡村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通过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构建和谐旅游社区 我市的旅游景区大多位于乡村地区。通过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旅游社区,使当地社区居民富裕起来,是我们旅游开发的一条基本思路。一是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如在南昆山、巽寮湾等重点旅游景区,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经营,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很多居民因此富裕起来,原来的乡村已经成为富有特色的旅游小镇。二是鼓励和引导当地居民从事旅游商品,特别是土特产的生产和销售。现在我市的绝大部分旅游景区的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是由当地居民承担的。如在南昆山温泉大观园,还为当地居民免费开辟了一条旅游商

品街,村民们从中获益非浅。三是积极开展旅游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管理和经营水平。我局多次与相关部门开展合作,举办旅游管理学习班、旅游专业技能培训班等,使旅游社区的居民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事旅游经营的积极性更高。四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当地居民也从中受益,原先偏僻闭塞的乡村变成了通途。同时,我局还鼓励和支持旅游开发公司为当地乡村专门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文化活动中心、排污设施等,作为旅游社区共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乡村的村容村貌。

(二)大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是规划建设特色旅游村。我市有很多富有特色的传统古村落,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开发,古村落旅游正在逐渐成为我市旅游的一大特色。如香溪堡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皇思扬、吉水围、龙华五村、白官坳、松光英等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开发工作也在有序地进行中。二是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市的农家乐旅游已经初具规模,农家乐旅游点近千家,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农家乐旅游在我市居民的日常休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局推荐了14家发展较好的农家乐接待点,成为广东省的星级农家乐,并获得省里发展资金的支持。三是通过发展农业

观光旅游,大幅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附加值低的固有不足。我们通过把农业生产与旅游的结合,把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来开发,开发农业观光和科普旅游,使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大大增加。如永记生态园,已经有单纯的农业市场实现了向农业生产与旅游结合的转变,并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我们还规划了惠州现代农业观光园——惠园,并大力支持航天育种基地的旅游开发。

(三)积极开展旅游扶贫

一是资金支持。利用旅游扶贫资金支持一些贫困地区的旅游发展是旅游行业的一贯做法,也是我们的特色。历年来,我局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三十多个,截止到2009年底,我局已累计向省旅游局申请旅游扶贫资金共计1070万元,市旅游发展基金1000万元,先后扶持了南昆山、惠东百坵田、罗浮山、巽寮湾、南昆山温泉大观园、惠阳崇林世居、皇思扬古围村、香溪堡、惠东县巽寮旅游项目、博罗县松光英、白官坳村农家乐项目配套建设建设,对山区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通过旅游扶贫,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初步的完善,基本具备的旅游接待条件。其中有的项目已经成长壮大起来。今年,我局成功申请到生重点旅游扶贫资金300万元,支持龙门农民画创作体验基地的建设。二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

工作的要求,我局委派专人进驻南昆山乌坭村,开展旅游专项扶贫。2009年,总投资2.16亿元的南昆山乌坭社区特色乡村旅游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进入了前期的立项筹建阶段。相信通过该旅游合作项目的建设,乌坭社区会走出了一条旺区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好路子。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出一批特色旅游村

一是加快历史文化名村(镇)的旅游开发。重点支持秋长古镇、平海古城、香溪古堡、皇思扬古村的旅游开发,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招商引资、民间投资和政府投入相结合,打响我市名村古镇旅游品牌。二是把古村落旅游与乡村特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香溪河两岸古村落群的旅游开发。三是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通过乡村生态旅游,促进一些偏远落后,但生态良好的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规范和引导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壮大

一是制定标准,规范经营。制定《惠州市农家乐旅游点星级评定标准》,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乡村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水平。二是重点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农家乐旅游点尽快成长壮大起来。利用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发展,培养我市农家乐旅游的增长点,形成典型示范,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农村劳动力双

转移工作,组织农家乐旅游培训班,提高农家乐旅游从业者的职业技能。

(三)支持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一是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二是推出几个我市的品牌旅游商品,建立品牌旅游商品生产基地。这些品牌旅游商品,如罗浮三宝、南昆八珍、惠州梅菜、青梅酒、凉果等。三是鼓励旅游商品的自主创新,开发出富有惠州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四是扶持有潜力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向规模化发展。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一日

推荐第4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济源市环境保护局

2009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目标和台帐要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污染减排,实施“创模”和生态建设,抓好建设项目管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环境辐射管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调查、环境能力建设和环境信访等八项工作,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团结拼搏,振奋精神,努力工作,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2009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9年,对照省、市环保综合整治任务和“128”环保工程确定的工作目标,我局强化污染减排,实施“创模”和生态建设,抓好建设项目管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环境辐射管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调查、环境能力建设和环境信访等八项工作,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团结拼搏,振奋精神,努力工作,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1.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减排。对省市确定的环境综合整治企业,由班子成员分包企业,实行台帐式管理,逐项督办落实。通汇摩托配件和济世药业2家企业完成废水深化治理,通过环保验收。对公美集团和恒利肥业2家企业下达停产整治通知。中原特钢粉尘治理后续工程已完成。济钢完成4烧结机头粉尘深化治理工程。金马焦化、万洋冶炼等4家企业完成非电行业脱硫技改工

#程。完成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自动监控设施更新改造14套。污水处理厂和沁北电厂中水回用工程正常运行并进一步加大废水处理量和中水回用量。方升化学完成废水治理回用工程。预计全年可削减二氧化硫7200吨、化学需氧量1900吨,蟒河南官庄出境断面水质和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截止11月底,城市空气优良天数300天,占89.6%,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2.铅超标防治。今年8月份,陕西凤翔、湖南武冈铅污染事件发生后,我市把铅超标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即开展相关调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主动应对,积极防范。8月24日,督促全市32家电解铅企业和3家企业烧结机炼铅工艺全部停产到位。配合省环保厅派驻的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科学研究院5名教授级专家,对豫光金铅、金利冶炼、万洋冶炼的污染源和涉铅企业周边环境中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农作物等进行加密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及地表水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土壤、农作物和环境空气中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铅企业周边1公里范围内(浓度呈梯度下降趋势)。制定防治铅超标应急预案,邀请环保专家,通过报纸、电视、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铅超标的原因、治疗办法和防护知识,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让群众明白铅超标可防可控可治。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电解铅(合金铅)企业深化治理的意见》,对富氧底吹以外的铅冶炼设备一律停产整顿。委托技术单位,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估,对涉铅企业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评价,提出具体的铅超标防控建议。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组织召开环境影响后评估

2 方案审查和技术咨询会议。根据后评估结论,进一步规划综合治理铅超标的具体措施,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土地全部由企业租用,建设防护林带。启动企业周边防护范围内的群众搬迁工作,监管涉铅企业进一步深化治理,从根本上降低污染负荷,提升环境安全水平。

3.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调整后的“创模”考核体系,我局委托有关部门对“创模”规划进行完善。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沁北电厂等重点企业进行现场勘查的同时,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对各项指标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更新。目前,“创模”规划经3次修改后已通过评审。重点治理工程方面,中沃饮料综合技术改造工程治理完工;豫光金铅废水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年底完工;恒利肥业已停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方面,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并申请省厅验收。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工程已完工申请试运行,沼气发电工程主体已完工。污水处理厂一期实现双沟运行,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增沼气用户11788户,新建大型沼气池5座。“两气一水”工程铺设管道20.06公里,城市污水管网工程铺设排水管道27公里。对照环境保护部调整后的26项“创模”考核指标,我市有23项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已向省厅申请“创模”预验收。

4.生态市建设。今年是生态市建设的开局之年,我市在“创模”的同时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将年度任务逐级分解,签订责任书,与“创模”目标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协助完成河口村水库建设涉及的自然保护区调整范围卫星核查问题的现场调查

3 确认工作。承留、五龙口、梨林3镇已通过省级环境优美镇验收,完成王屋、思礼等2镇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的核查工作。督促养殖场加快限期治理进度,王屋清虚奶牛场和梨林裴城养殖小区等5家养殖场通过环保验收,13个行政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35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和60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完成创建任务。扎实做好尾矿库企业的环境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督促5家尾矿库企业整改到位。圆满完成秸秆禁烧督查,荣获市“三夏”、“三秋”秸秆禁烧督查工作先进单位。

5.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共报省环保厅审批项目9个,总投资21301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278万元;市批项目203个(其中报告书2份,报告表168份、登记表33份),总投资46341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456.4万元。对34个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予以否定。对堽头村付素霞电镀厂、梨林制革厂等14家企业下达停电通知。全年我市投入试生产或生产的项目共105个,其中省批项目3个,验收项目81个。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年”活动,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制,积极解决分包的济钢等7家企业的环保问题,全力服务方升化学氯乙酸、中博多晶硅等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2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已报省厅评审。跟踪服务省百户重点企业,主动为豫光金铅、豫港焦化等企业新上项目提供服务。

二、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

2010年,我市的环境保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快

4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涉铅企业专项整治,强化污染减排,着力抓好“创模”和生态市建设,集中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强力推进涉铅企业环境专项整治。按照环境保护部和省环境保护厅“支持一批、整治一批、关闭一批”的原则,对涉铅企业进行深化治理。豫光金铅、万洋冶炼、金利冶炼3家企业要按照环境保护部新的清洁生产标准重新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强化铅冶炼烟气尘综合治理,深化铅冶炼废水综合治理,强化现场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涉铅企业周边的土地功能,大气环境防护距离1000米范围内要选择对重金属有吸附作用的乔木类树种,3月底前完成防护林带建设。对电解铅(合金铅)企业的整治,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对电解铅(合金铅)企业进行深化治理的意见》(济政办„2009‟70号)要求,严格履行验收手续。蓄电池企业要实现自动熔铅,机械化铸板、涂板,所有排尘点加装收尘设施,含铅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涉重金属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得外排。

2.强化污染减排。根据国家污染减排考核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健全完善污染减排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采取结构调整减排、治理工程减排、监督管理减排等措施,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确保全年削减二氧化硫7100吨、化学需氧量1955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蟒河出境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控制在40mg/L以内,氨氮浓度控制在8mg/L以内,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5 3.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积极发挥环评审批的把关作用和调控功能,在项目审批中,切实做到支持先进的,制止落后的,严格控制技术装备水平一般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建设项目;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跟进,主动超前服务,坚持“有限容量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将有限的环境容量向重点项目倾斜,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项目落地。

4.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进程,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大峪、邵原创建国家环境优美镇;建成2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和30个市级生态文明村。

5.服务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创新工作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坚持重点企业走访制度,及时掌握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快速推进环评进度。坚持“有限容量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将有限的环境容量向重点项目倾斜。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推荐第5篇:恩施州: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

恩施州:着力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体系

近年来,恩施州按照“五个基本”建设要求,牢固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进的大党建工作理念,不断统筹城乡党建要素,强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建资源效应,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体系,有力促进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平衡发展。

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城乡工作一体化

州委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习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抓,树立了城乡基层党建“一盘棋”的理念。州委下发了有关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文件,并明确了行政村“结对共建”“七个一”工作任务,即:建强一个村级班子、制定一个长远规划、发展一个主导产业、壮大一项村级集体经济、建好一个村级组织阵地、健全一套村级组织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州级领导干部实行“六个一”的联系点制度。即:一个州级领导干部带3-4个州直单位联系一个县市、一个贫困村、一个党建联系点、一个重点企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产业基地。在州委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全州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恩施市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一公开”为载体,广泛开展 “三联五送”活动,即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乡镇干部每人确定一个村级组织联系点、联系1-2户贫困户、联系一个产业带头人或致富能手,积极为他们送政策、送信息、送思路、送服务、送资金,建立运转协调、服务“三农”的三级干部服务网络。利川市开展“机关支部帮扶农村支部,富裕党员帮扶贫困党员”、“连心共建”等活动。建始县开展了以“机关联村、党员联户;党组织争创先进,党员、党建指导员、村干部争当优秀”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争”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巴东县开展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双百双千双建活动,即由100个部门帮扶100个村,建立党建示范村100个,建设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党员示范基地100个,培养1000名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培养1000名党员致富能手。宣恩县出台了《宣恩县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宣恩县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建立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新机制,形成了“党委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全力抓、组织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责任体系。咸丰县开展城乡互联互助“百村千户”活动,即组织县直部门和民营企业联系帮助100个行政村党组织,组织县直机关有能力党员结队帮扶1000户贫困农村党员。来凤县开展“十百千万”帮扶活动,即10个县委常委带领100个县直部门,1000名帮

扶10000名农村党员。鹤峰县开展了“双121”结对帮扶活动,即1名党员领导干部带领2名党员帮助1名贫困党员,1名机关领导干部带2名机关干部帮助1户困难户。全州上下构筑了整体联动、资源共享、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城乡共建工作格局。

创新模式、应建尽建,组织网络一体化

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打破传统组织资源配置模式。依托支柱产业、农业示范基地,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合作组织上、行业协会上;依托非公有制企业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采取对口派驻、系统派驻、按需派驻三种方式选派党建指导员或联系员开展工作。2010年,全州从机关选派了4000多名熟悉党建业务、善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到农村、社区、非公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确保了“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实行城乡支部结对联建。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原则,实施党政机关党组织结对联系帮扶村党组织,一帮三年。恩施市从市直和乡镇机关选派干部402人到村任职,其中直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21人。全市共为联系点投入帮扶资金3200余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050个,7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了“五好”标准。建始县409个县直和乡镇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409个村、社区党组织,筹资400万元,确立了烟叶、魔芋、林果、蔬菜、畜牧等40个特色产业,建成产业板块基地15万多亩。宣恩县255个机关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解决了21个村重点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弱化问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2人,发展党员64人。解决了40个村经济发展路子问题,通过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引领群众发展黄金梨、茶叶贡水白柚等特色经济板块2.6万亩。

双边互动、共同出力,党员管理一体化

鼓励农村党员进城就业、城镇党员下乡发展,对这部分党员坚持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原则,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实现城乡党员共同培养、共同提高、共同使用。利川市充分发挥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党校、“双培双带”基地等,近两年对加3000余名农村党员进行了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本领。对于外出务工党员,建立了流出地和流入地、工作地和居住地双重管理制度,我州各县市按照“双联双管”(双向联系、双重管理)工作要求,纷纷到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支部,并实行在家党员与外出党员“1+1”结对挂钩制度,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目前,全州已在州

外建立单独的流动党员党支部16个。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搭建城乡项目、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平台,加速城乡信息传递。来凤县通过政府搭桥,在县城开辟60多家农副产品、土特产专点摊位和销售专柜,盘活了农村资源,实现了城乡供需对接。

整合资源、城乡互助,扶贫帮困一体化

与村对接,派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全州各级党政机关组建农村工作队(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与贫困村结对,履行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两大职责,并将各级领导联系点调整为经济条件最差、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形成了“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工作队驻村”的联动工作格局。2010年,州县两级有1922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结对共建”,共联系2541个村,实现了行政村“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全覆盖。并组建246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进驻246个边远、后进村,投入帮扶资金5270余万元,建成专业村338个。与党员对接,解决党员群众实际困难。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党员联户”活动,投入帮扶资金12000余万元,结成帮扶对子2.7万个,受帮扶党员3万人。鹤峰县195个党组织、1860名党员与农村 850户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采取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送物资的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推荐第6篇:城乡一体化

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

———重庆万盛县区城乡规划的工作调研

谭欣 10建筑景观

摘要:重庆市近年打造“平安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建筑立面大气新颖,街道植物高高矮矮、花花绿绿、浓荫蔽天、翠绿欲滴,格局各异、景观优美,绿色的城市如同一颗碧绿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呈现出林在城中、城中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通过外出实地察看了解,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路,尽管万盛县与大都市重庆在城市性质、规模、区位等方面不可比较,但在工作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上,更重要的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上可参照因素很多。他们用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机制大创新,用机制的大创新推动重点工作的大突破,在以公共租赁房为主导,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调查对象:万盛县区的人民,市区的公民两者进行对比和联系。了解城乡之间建设的代沟和困难,和问题。从而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通过采访当地重庆的城市规划局的负责人。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能够了解更为专业和明确的城乡发展建设的大趋势和措施。

对万盛区县居民的采访,调查。了解重庆乡县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文化环境以及整个的一个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了解他们的整的生活的一个建设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从而更为贴切的了解如何从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和发展问题。

对市区公民的采访调查,了解目前城市居民的一个生活状态,和享有的更为先进,方便设施,以及文化的普及。通过此进行对比。

对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局的负责人的采访,从更为妆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城乡将设一体化的问题.

调查方式:利用综合性的调查方式围绕的主题和目的是对研究对象全面反映该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生活质量等各方面情况。

。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的方式,对整个一个城乡生活等方面城乡两者的活动比例的比较。 采访调查:以聊天的方式对政府规划负责人的采访,从而摘取大的点。

材料的收集:通过实地的考察和采访,走进万盛县区的居民家中,切实的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人流汇集出分发调查表格,填写报表,了解更为直观的比较,和发展的城乡建设存在问题。

总结:通过材的收集,和报表的比例分析,结合部分参考书刊论文,添加更多的思维创新观点。提出切实际的解决措施,对重庆万盛区县和市区的城乡规划提出更多的创新的建设想法和思维出发点。

不用再发回给我,题目可以,就是目的性不太强,和自身所学专业太远。注意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争取做好,王

以后的正式报告的大致流程:目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因 ===对策。

正式报告包括电子稿和A4的纸质各一份,请于2012年6月29日之前交到每个班的班长或者是学习委员处。由班长统一上交到负责老师处。

推荐第7篇: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速加力。作为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乡镇驻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为此,自年起,我们实施了管理重心下移,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分局,加强对乡镇的镇容、环境、规划、绿化、市政设施的管理。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乡镇城管执法分局***处,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提高了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环境卫生质量,我县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积极地开展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把****作为全市实施这一体系的试点乡镇,着力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各相关乡镇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购置、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县把农村环境卫生

整治作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乡镇年度重点工作。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针对各乡镇的实际,重点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小城镇环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投资 万元治理了乡镇驻地、社区、村庄的环境卫生,购置了 辆保洁三轮车,修建了 处全封闭垃圾收集池,在 个行政村按照标准安排了保洁员。乡镇驻地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垃圾集中处理已经开始运行, 1

增强了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承载力。二是不断加强小城镇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约束机制,确保有监管。实行环卫保洁日常监管制度,由乡镇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划区分片监管全乡镇环卫保洁工作,及时落实巡查监管记录和通报制度,确保巡查密度全覆盖,全天候保洁无缝隙。三是建立完善市场化、物业化运作机制,确保有人干。成立乡镇环卫保洁所、管理区保洁站、村保洁队三级保洁网络体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建立完善投入机制,确保有经费。实行“县里投一点、镇里出一点、包扶单位担一点、相关企业捐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方法,多方筹措资金,破解了资金投入难题。五是积极推动乡镇环卫工作向科学化、机械化、无害化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小型污水处理厂,购置先进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机械车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乡镇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产环境。

总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卫服务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各项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问题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今后,我们会借这次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的契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切实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进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城乡一体化

【背景材料】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城乡发展道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具体体现。

【题目】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请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3.语言流畅,字数1200左右。

【范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健经济发展筋骨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树立新型的农村变革观念和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发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要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投资方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加快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来进行规划,利用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道路、广播电视、

互联网、自来水等设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交通、通讯、信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联网对接。

第二,要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壮大,从而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当前要重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改善其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创造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在民生方面的基本需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就需要我们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中公点评】

本文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总论点,经过总述后,提出了三个对策分论点,在布局上先总后分。然后就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重论明了应取之策,属于策论文。

文章首段首先明确了当前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将其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上来,使文章的立足点足以贯览全局,具有一定高度。在对策的提出上,首先总体而论,从宏观上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统筹和规划等措施,接下来几段分别从加强投入、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措施的步骤详尽,考虑全面,可操作性强。文尾亮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问题,令人深思的同时顺势提出要贯彻十七大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的发展目标,严密扣题的同时,使文章收笔圆满。

推荐第9篇:城乡一体化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兴塔中学

陈芝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总书记在报告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关于教育的集中论述,指明了我国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环节。

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

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明确指明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大方向,特别是强调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关键步骤,也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的重要举措。

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着力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规划,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部署和本地城镇化进程,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融为一体,坚持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三、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环节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我国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都离不开义务教育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谋生基础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共同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篇章。

其实,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方针,报告并非第一次论述。早在2016年7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完成教育脱贫任务的现实需要。

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四大机制。找准城乡二元教育的问题与关键,破除思想、体制和机制障碍,强化顶端设计,构建面向城乡的教育发展“立交桥”,发展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

一是教师交流机制。教育发展,师资是关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先要解决城乡学校教师合理配置问题,建议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机制。通过实施乡村教师待遇保障计划、发放乡村教师特殊津补贴和乡村教师荣誉典章制度等,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自愿下乡支教,献身乡村教育事业。让乡村教师真正有地位有脸面,未来有希望,推动形成乡村教师可去城里任教、城里教师也能下乡支教、城乡教师互动交流的良好局面。

二是统筹发展机制。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在顶层设计上将城镇学校、乡村学校一并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全面安排。由政府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在财政投入、资源配置、基础建设、实验装备、课改研究等方面,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实施,避免城乡有别,搞双重待遇。凡是城镇学校能够享受的政策待遇,乡村学校同样享受。确保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三是结对帮扶机制。城乡教育,差距是明显的;城乡学校,优劣是分明的。农村校弱、城镇校强,是城乡学校对比的现实。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城乡学校相互结对子,建立帮扶机制。城镇学校要有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意识,从人员、资金、设备、技术、观念等方面提供支持,共同开展课改研究,帮助农村校尽快发展起来。让农村校发展起来,也有利于化解城镇校大班额问题,减轻学校和教师过重的负担。

四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是一个重要举措。既有利于缓解农村校资源匮乏、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校资源优势,减少资源闲置浪费,提高使用效率。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软件资源。建议城乡教育资源并网,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乡村校师生可以访问城镇校资源网,顺利获取所需资料。当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重点是扶助农村校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全面改薄任务,根本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十九大会议胜利结束,宣告伟大征程新的开始!我们要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契机,明确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专业技能,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10篇:城乡一体化

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文海

户籍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客观上也要求推进这项改革。但也应当看到,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是重大的利益调整,搞得不好,很可能形成对农民新的伤害和剥夺。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而言,目前的农村户籍不是“绊脚石”,而是“防盗门”。因此,户籍改革不只是“一刀切”取消城乡户籍那么简单,而是要逐步放开户籍迁移限制,让在城市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民,同时逐步减少农民居民的数量。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就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人群中的均等化,消除城乡户籍背后的巨大权益差别,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

一、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沿革及利弊得失

中华民族的户口制度历史悠久。氏族部落已统计部族人口,商朝、西周就有人口登记制度,秦朝商鞅变法后逐步定型,以后各朝代都有类似制度。民国时期有《户籍法》和《户口普查法》,移植德国的户籍管理办法,取消了传统户籍制度中对人口迁徙的严格控制,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且建立了各级户政机构。总之,户籍制度历来都是国家实施有效治理的基础性制度。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户口登记制度。规定城市和农村人口实行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变更更正等七项内容的户口登记制度。二是户口迁移制度。我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后,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三是居民身份证制度。为16周岁以上的公民颁发身份证,16周岁以下的公民可自愿申领身份证。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始建于1953年。当时,为了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使户口登记有了全国统一完整的法律依据。《条例》提出“随母落户”原则,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证明以及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以《条例》为标志,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管理模式形成,公民的迁徙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装业的农民自带口粮在城镇落户。随后,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提出,有经营能力、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机关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农民由此获得了在城市合法生存的权利。1985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1994年,取消户口按商品粮为标准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做法,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并逐步实现证件化管理。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以及200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城市户口管理有所放宽,包括随父随母自愿,分居夫妻团聚放宽,退休老人返回原单位或原籍挂靠配偶子女户口,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并居住一定年限者准予落户等。2002年党的16大提出,逐步取消二元户籍制度。200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总的看,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县城和小城镇户籍已基本放开,部分中等城市和省会城市也大为松动,但距自由迁徙的实质性突破还有待时日。

脱胎于计划经济的现行户籍制度,把人口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并将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民权益同户口挂钩,形成了包括公民迁徙、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方面对农民的不平等;并且,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种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于其在建国初期迅速形成国家工业化体系、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历史贡献,不能全盘否定。即使在将来,绝对自由迁徙也是不可能的,“自由”只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国外的情况也莫不如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永久居留权大多是以固定住所、稳定收入以及一定居住期限为要件的。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户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主要弊病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阻碍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总体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经济发展;二是通过对农民经济利益的剥夺,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三是制约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因此,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被“异化”了,其上附着了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东西,改革的前提是要正本清源,把该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从户籍中剥离出来,让每个公民公平公正地享有,恢复户籍制度作为人口登记管理制度的本来面目。然后,才可以讨论统一城乡户籍和取消迁徙限制的问题。

二、寄希望于取消城乡户籍来助推城市化,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促进社会流动、促进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维护社会公正正义。现在,各方面对推进户籍改革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实行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制度,保障公民享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权利”这个改革方向,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没有真正实现国民化这个根本前提,而是简单的把农民转为城市户口,就一定会造成很多的“三无”居民,即“无土地、无房屋、无职业”,这就是社会的大问题了。

第一,现阶段让农民放弃农村户籍去进城,将会是一种“马太效应”,农民很可能是利益受损者。现在,城乡差别最要害的方面,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均衡,表现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公共设施等方面重城轻乡,尤其是农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这也可以说是政府职能履行不到位。但是,农民生产生活还是有基本保障的,最根本的保障就是耕地、宅基地和其他农村土地,还有近些年来中央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取消农村户籍,可能意味着失去这些根本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各方面一般都缺乏竞争力,社保一时半会儿又完善不起来,就业、居住和生活前景肯定不乐观。还有,城市的高房价,也会形成对进城农民新一轮的盘剥。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即使拿到一纸城市户口,实际上也无法安居乐业。上世纪90年代,一些城市推行户籍改革,有的农村人买了城市户口,进城后才发现难以生存,纷纷想办法回迁。现在,一些地方人们想法设法的不是“农转非”,而是“非转农”。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和近郊地区,农村户口的“含金量”实际上是高于城市户口的。改革是利益调整,但改革不能让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广大农民群体的利益再次受损。也许有人会说,可以保留进城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啊。一代人或许还勉强可以,但下代人呢,户口和人都不在农村,怎么可能仍保留这些权益?除非是土地私有化。但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第二,鼓励农民大规模进城,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现行农村集体所有制是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紧密联系的,取消了户籍制度,集体经济可能向公司化、股份化转变,经营风险将会增加;同时,农业人口弃农务工,也会出现放弃承包耕地的情况。这两种趋势将导致土地的集中,是否会演变成大规模土地兼并需要高度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大规模集中可能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因为这样会加剧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局面,加剧社会就业压力,加剧人口的不合理流动性,也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同时,鼓励农村人口特别是人才向城市流动,会使农村人口结构和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劣化;资金流也是逆向的,大量农村人口携带资金进入城市购房、投资及日常消费,会使农村的资金更加匮乏。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而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第三,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会对城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解决“三农”问题,绝非鼓励大量农民进城那么简单。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菲律宾、印度等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没有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但是这些国家同样存在“三农”问题。他们的农民问题不太突出,是因为农民人数少了,但另一方面城市问题却大了,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在这些国家,城市拥挤了大量的失业和半就业状态的贫民,这些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更加突出,“城市病”、“贫民窟”等现象就是真实写照。而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民虽然没有城乡户籍制度差别,但在产业发展机会上受到特殊保护,很多农业产业包括农业金融保险、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藏、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农产品超市等,限制非“农民身份”经营和参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就基本不存在“三农”问题。在我国,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推进户籍改革一直是积极的、主动的,但主要阻力却来自地方城市政府。由于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限制,只有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才乐意和有条件在户籍改革方面迈出较大步伐。2003年郑州市政府解除农民进城落户限制时,市内人口一年内暴增了15万,城市一时无法应对新增的学校、医疗和社会服务等负担,最后迫使政府“关掉了这扇门”。可见,户籍改革是有条件的,不能脱离城市化发展实际,而城市化本身又是一个自然的、逐步的过程。

三、政策建议

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农民进城,“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也需要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希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来“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户口本背后的各种社会不公平,显然是不现实的。过去不少地方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成效甚微,基本上可以说并不成功,教训深刻。户籍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户籍制度背后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单靠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不可能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实。因此,我们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那些在城市稳定居住、就业的流动人口创造条件,从制度上保证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又要从大处着眼,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到那时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差异、实行国民化的户籍制度才是水到渠成。目前我国城市化率约46%,但只有28%左右的人有城市户口,也就是说城市中18%的人还没有变成城市居民。国家要创造条件让这些人首先成为真正的市民,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又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重点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投入。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征用程序,研究制订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民化。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个公民都应当同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特别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而不因公民性别、种族、身份、地域或其他先赋性条件不同而有区别+。提供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最基本和最核心职能。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国民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符合基本标准的公共服务。只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民化,城乡户口的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户籍制度也才能回归本位。公民因为要享受公共服务,就会主动地进行人口登记。

第三,充分尊重各地区、各城市实际,推进有条件的城乡迁徙自由。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总量大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加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明显,发展很不平衡,各个城市的现有经济社会资源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户口迁移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调整方面,必须从各地的不同情况出发,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给地方比较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考虑,对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深圳等人口压力较大的特大城市,应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户口迁移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满足部分长期在城市就业居住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愿望,防止城市人口过快、过度膨胀。对于大中城市,应在坚持稳定就业、固定住所(包括已购房和享受政府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和生活居住一定年限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放开城市户籍准入限制。对于中小城市和县城、乡镇等,目前的户籍迁移政策已经基本放开,关键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相同的城市户籍具有相同的“含金量”。

第11篇:城乡一体化

“十一五”期间城乡教育一体化迈出重要步伐

(一)重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多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十一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70%用于农村教育,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北京市针对山区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殊教育学生(含随班就读)、工读学校学生做到“三免两补”:免收杂费、教科书费、寄宿生住宿费,发放学习补助(每人每年300元)和寄宿生伙食补助(每人每年1600元)。这一政策每年惠及40万学生,有效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

“十一五”期间,我们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建设了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中小学,提高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办学水平。在京郊山区新建、改建123所寄宿制中小学。在11个郊区县建设了24所名校分校,总投资13.6亿元。主要指标上均达到新颁办学标准,即使在最偏远的乡镇,孩子们也能普遍享受到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开展百对城乡中小学手拉手活动,组织了103所城区名校与各远郊区县103所农村中小学结对开展手拉手活动,城乡双方学校互派干部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网上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化建设,农村中学实现“班班通”,学生平均10人一台计算机,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

(二)全面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要吸引和留住最优秀教师,为此,我们全面落实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建立和完善了对农村学校和教师的特殊激励机制,让农村和薄弱地区的教师有更高的待遇及发展机会。实施农村教师待遇及生活条件改善工程;制定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的配套优惠政策,包括设立岗位补贴、生活及交通补贴等,为教师改善办公、住宿和生活条件,制定使教师优先享受职称评定等奖励政策。

与此同时,北京市教育系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加强专家指导和城镇帮扶力度,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财力和智力支持。专门针对京郊农村教师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每年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2000名左右,目前已有超过10000名教师从中受益。2005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每年选派1000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全职支教一年,同时有200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兼职支教。2007年,为补充农村学校所需的教师,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市委市政府在待遇、落户、考研、保险等十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已选聘13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我市13个区县的农村中小学支教。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赴远郊区县农村中小学讲学并结成师徒关系。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为京郊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整体素质的提升,为首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度重视京郊农村人才培养工作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2006年起,在京郊农村地区开始实施“技能+基础”农民成人中专学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组织编写适应农民学习的教材,采取分段分时的教学方法,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近几年,重点建设72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我们还高度重视北京农学院等农林院校和涉农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办好涉农学科专业,近年来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为促进京郊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市教委先后投资1800万元,分别在大兴、平谷、怀柔等区县兴建了一批农民教育实训基地。为部分乡镇成人学校和农村职业学校配备了农民培训流动课堂车,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开展培训,“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增强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

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我们还先后在郊区县建立了178个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在10个远郊区县的成人教育中心或农广校建立双向视频交互式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开设了农民教育培训“大讲堂”,农民通过网络可以和专家面对面地进行学习交流,使教育培训更具直观性。

“十二五”时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今年颁布实施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们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保障农村教育发展需求。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规划管理城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标准化、均衡化配置。统筹发展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学校倾斜。加强区域内城乡学校间对口支援、资源共享和校长、教师交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教育系统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京郊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依托农村职业学校、乡镇成人学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一体化配置和合理布局。通过联办、合作办学以及举办分校等形式,支持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发展新区、郊区等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流动,满足人民群众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第12篇: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命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大政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演进呈现出历史性的转变。但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并没有完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面对城市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城市化自身发展的必然归宿。因此,要以推进农村城镇化转型为龙头导向,已实施村落社区化建设为现实要求,以落实土地市场化流转、金融组合化支撑、农民市民化转变为关键环节,以统筹制度化运作为根本保证,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八大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来的发展目标。这个决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是涵盖农村和整体城市发展更高层次的目标。

新世纪以来既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城镇化进展最快的时期。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1年的51.27%,11年间提高了15.0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这11年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亿人以上(从2000年的45906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9079万人),增加了50.48%,同期乡村人口减少了1.5亿人以上(从2000年的80837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65656万人)减少了18.78%,我国乡村人口在1995年达到峰值,为85947万人,16年来,共减少了20291万人,其中新世纪以来减少的为15181万人,占16年来减少总数的74.8%。综合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农业农村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提供了就业、居住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仍然明显滞后,我国城镇化水平(尤其是真实城镇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中切实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来科学推进城镇化,就一定可以使城镇化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特别注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世界各国都需要把握的一般规律,更是我们这个农村人口众多的人口大国必须更加注重的重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求问题(粮);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转市民问题(人)。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求问题,城镇化一方面会不同程度地减少耕地,从而影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出;另一方面,又会引起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这既会增加社会对商品性农产品的需求,又因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在生活方式和饮食质量方面的改善而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除人均粮食消费高于城镇居民外,人均消费的鲜菜比城镇居民低22%,食用植物油低19.4%,猪牛羊肉低33.7%,家禽低57.5%,鲜蛋低46.5%,水产品消费仅及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随时关注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否则就难以保持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些年,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最好的阶段,粮食产量实现了“八连增”,年总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1万亿斤,去年又超过了1.1万亿斤,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也不断创造新高。但是,由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前已经出现了农业发展的速度赶不上社会对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速度,直接的表现就是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进口的数量在快速增加。1.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12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837.2亿美元,其中出口295.5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进口5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8.8%,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246.2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食糖144.5万吨,同比增长1.8倍。进口乳制品66.8万吨,同比增长20.3%,其中进口奶粉35.7万吨,同比增长8%,我国国产奶粉占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已不足30%。此外还进口猪肉30多万吨。2011年我国生产棉花660万吨,进口棉花331万吨。其他非耕地农产品如木材、纸浆、天然橡胶、羊毛等的进口量及其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也都相当可观。有关专家测算,如按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水平计算,我国2010年净进口农产品的数量已相当于在境外利用了6.3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当于我国

同年农产品播种总面积241012万亩的26.14%。2.必须立足国内努力增加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关键在于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包括健全对低收入人口的食品供给保障机制,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创造条件。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在快速上升,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土地租金和农业用工的费用都有明显上升。3.我国人口、耕地及粮食产量在全球的比重,我国2011年人口134735万人,约占全球约71亿人的18.98%。我国18.2亿亩耕地,约占全球210亿亩耕地的8.67%。我国2011年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25.73亿吨的22.2%;其中我国谷物产量51939万吨,约占全球谷物总产量23.23亿吨的22.38%。从长期看,必须认真研究农业如何“走出去”,如何在农业上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问题。

CSA与城乡一体化

作为某种文明形态,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其自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但是,随着全球范围的现代化进程,城市所具有的聚集带动和导向引领这两个基本功能,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所谓聚集带动那个主要是指在财富的生产和增值、消费方式以及人口分布等方面向城市集中的某种空间形态;而导向引领则是指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即文化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大幅减少的变化,而且城市还成为农村的发展动力和观念参照。CSA,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良好纽带与创新平台,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从某种意义上讲,CSA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现在面临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城市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载体,其发展形态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一般规律,但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存在两点特殊因素很难再短时期内符合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一是农村人口比例太大,而且绝对数量太多;二是现代化起步较晚。由此衍生出两个矛盾:第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但城市却不可能提供太多农

村人口的空间转移;第二,现代化必然带来资本和财富向城市集中,但后期现代化没有条件,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更不允许农民的破产。因此,中国城市的发展就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城市功能的自然实施,而只能是对于城乡整体发展的协调统筹,并由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形态。CSA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协调统筹发展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城乡界限,将城市资源引入农村,将农村资源带向城市,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更是促进了城市农村的文化交流,推动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

CSA模式下的新型城乡经济发展形态

在CSA模式的推动下,城乡分割被打破,城乡经济迅速融合,实现了城市与农村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以工业积累反哺农业,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在强势推进CSA模式的同时,将现代化组织方式与生态化运行机制导进农业生产。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被破解

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下各地政府着力推进“稳定制度、强化责任、保护资源、补贴农民、投入农业、奖补大县,理顺价格、提升科技、健全法制”政策的实施,为CSA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CSA模式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着手把发展生态农产品和“有机菜篮子”产品生产作为贯彻落实可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构建完善合理的粮食安全责任分担机制。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大力推进了农村农业节能减排,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支持和稳定了粮食,畜牧业,渔业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民素质不高是制约产业发展壮大,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通过CSA模式,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介绍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生产意识。

CSA模式下,城市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同时满足了城市对生态农产品于是食品安全的日益剧增的需要,城市是实现一体化的动力,发挥了城市实现现代化,生态化之后,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通过CSA模式反哺了农业,实现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资金支持,并为农产品提供了有保证的市场。

CSA模式下新型城乡文化发展形态

CSA模式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具体化,CSA模式城乡文化协同发展是遏制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有效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经济的一体化,必然促进文化上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城乡居民你的生活方式想接近。在农村,CSA推动包括住宅水平、医疗条件、劳动保护、社会保险以及商业网点等等趋向接近城市的水平。在城市,过去只有农民才能享有的新鲜空气、优美环境以及新鲜生态农副产品,随着CSA模式的推广而逐步为城市居民所享受。公共设施的相似、生活方式的相近,使城乡居民在生活观念上也趋于同化。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城市化,也趋于接近城市水平。农村实现由劳动密集向知识密集的转化。CSA通过促进经济上的均衡发展促进文化上的均衡发展,而文化上的均衡发展更有利于经济上的协调统一。

CSA模式下新型城乡生态发展形态(CSA特色)

第13篇:城乡一体化

摘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城乡一体化概念以及城乡一体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其次,用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后期,存在着经济社会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第三,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进行必要的社会体制改革,着力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体制。

陆学艺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体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第一次提出“城乡一体化”这个概念,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可以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文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历次会议制定的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文件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指出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困难和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明确揭示,“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文件还强调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从结构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文件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文件一共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战略任务,这些任务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这个农业文件,是一个很重要的纲领性的文件。遗憾的是,这个文件出台时间是2008年10月12日,正值国际金融风暴袭来之时,风暴突如其来,来势凶猛。从上到下都去应对这个风暴,全力以赴地“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导致这个农业文件的贯彻落实大打折扣。

2010年10月30日,中国体改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和长三角的同志一起召开的这个“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高峰论坛”来讨论这个主题,以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是很有见地、很有意义的。下面,我着重阐述三个方面内容: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与研究内容

城乡一体化这个说法和理论,同“三农”论一样,是中国特有的。国外只有城乡协调、城乡均衡发展等说法。所以,城乡一体化这个理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实际工作者和学术界的一个创造。考诸文献,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苏南地区。早在1983年,苏南地区就有人开始提城乡一体化这个概念。当时的经济社会的背景是,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但发展中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隔的障碍,使乡镇工业还是不能顺利发展。所以,有些市、县

就提出来政府要对辖区内的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实行统筹兼顾的调节和安排,提出要实行城乡一体化。因为这个概念和做法,符合经济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实际,所以不胫而走,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当时随费孝通教授在苏南进行小城镇问题调查的张雨林研究员,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写了“论城乡一体化”的论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上,这是比较系统论述城乡一体化的第一篇文章。

所谓城乡一体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城乡关系讲,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城乡是一个整体,整个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城和乡都是相互依存的。城乡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有机结合的。但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发展进程中,城市统治农村、剥削农村,城乡关系是对立的。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搞了城乡分治,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不仅对农村发展不利,而且对城市发展也是不利的。

第二,就城乡发展的目标来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对立,当然不好。城乡分治,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置栅栏,画地为牢,阻滞流动,当然也不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结果,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是目前中国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产生的重要根源。提出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就是要实现使城乡居民在政治权利、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等方面逐步趋于平衡、趋于公平、趋于均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自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来,通过建立户籍制度,对城市、对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村、对农民实行另一种政策,形成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关的体制、机制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特别是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第一步是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遏止住目前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第二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第三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四,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对城乡体制进行改革。现在还是城乡二元,要实现一体,就必须要进行改革。所谓一体化,化是一个过程,是变化、变革、变迁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指出,“三农”问题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所以,今后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破就是改革,除是除掉,就是要通过改革,除掉“三农”问题的病根。这样的论断,在中央文件是第一次出现。如何改革?改革什么?如何破除?回顾三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清楚了。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也率先得到实惠,那几年城乡差距是缩小的,但进入上个世纪的中后期,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触及到城乡二元体制问题,就改不下去了,只好打外围战,虽然中央和地方,花了很大力气;但农村的形势时好时阴,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原因是城市二元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改革,这是个教训。支撑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体制有三个:一是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二是产权不明晰的土地制度;三是城乡不平衡的财政制度。这三项重要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已经明确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改革,而且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现在,农村改革应向城市改革学习,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诸如户籍、土地、财政等制度进行改革,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城市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早、最迅速的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有研究者认为“长三角地区已经具备了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基础”。我也认为长三角地区具备了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总体看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宏大的历史任务,将率先从发达地区开始,以后梯度推进,次及中部地区,然后到西部地区,依次逐步实现。归根到底,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即使像长三角,我们国家的发达地区,从数字上看,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社会等方面的条件,要实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还需要经济社会的条件有进一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不仅在经济建设、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在社会建设、社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底子薄,起点低,欠账多,加上多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还有诸多体制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十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社会发展、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调整方面则相对滞后了。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同样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的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数据做了一个整理,列表如下:表1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数据

从数据上分析,长三角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2008年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67%,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11.86%,当年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21.78%,人均GDP约合6800美元,是全国人均GDP3378美元的1倍多,上海市的人均GDP已达10753美元。从这些数据看,长三角地区已进入国际上中等收入地区的行列,这两年又有了新的发展。

从经济结构分析,长三角地区2008年GDP总量已达65479亿元,其中一产业3307亿元,只占5%(江苏一产占6.9%,浙江一产占5.1%,上海占0.82%);二产业34479亿元,占52.7%;三产业27709亿元,占42.3%。从经济结构分析,长三角地区已是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阶段。上海的一产不足1%,三产占53.7%,近两年三产比重又有新的提高,所以上海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的后期阶段。

从社会结构分析,在就业结构中,2008年长三角地区就业总劳力为9188万人①。其中从事一产的劳力占21.1%。这同上述当年GDP中一产占5%,有16.1个百分点的结构差。在城乡结构中,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为58.8%(上海87.5%,江苏54.4%,浙江57.6%)。这两省一市的城市化率中,都有把本地和外地的农业户籍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定为常住人口,而计算入城镇人口的,这类人口到底有多少?统计局没有说明,但现在各个城市里都有相当数量的常住人口,他们被称为“只是半城市化的人”。在收入分配结构中,从1978年到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增加,但这两省一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8年与1978年相比都是扩大的。上海从1∶1.45扩大到1∶

2.34,江苏从1∶1.86扩大到1∶2.54,浙江从1∶2.01扩大到1∶2.45。就城乡差距说,2008年这两省一市却比全国的1∶3.31要小,但这两省一市1978年的差距本来就比全国的1∶

2.56要小。

从社会结构的这些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中,2008年的就业结构是一产21.1%,二产40.7%,三产38.2%;城乡结构中,城市化率是58.8%。根据美国学者钱纳里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他们提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就业结构应是一产的劳力占15.6%,二产占36.8%,三产占47.3%;城市化率应在60%以上[1]。按这些数据衡量,长三角地区的一产劳力,比上述标准多5.5个百分点。长三角的城市化率即使不计半城市化的情况,也只有58.8%,比标准低1.2个百分点。所以,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阶段的后期,或者说正在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各个数据看,上海市的社会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社会的中期阶段)。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化社会的中期阶段,但是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初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要平衡、协调,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现在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两者存在着结构性偏差。从上述几项主要指标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等因素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5年左右。从国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实践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两大结构存在着结构性偏差,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和矛盾的结构性原因。

今年初,我们课题组完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写作,并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这个课题经过多年的集体研究,得到几项研究成果,其中有一个结论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约为15年左右。长江三角州地区不仅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在全国是领先的,而且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也是走在前面的。但对比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同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是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注意解决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从现代化国家实现的发展过程看,多数国家在经济建设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都会重点转入社会建设的阶段。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十七大的政治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日益强调要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长三角地区已经在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前述数据表明: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偏差比全国小。因此,我希望长三角地区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能继续带头开展下去,能像当年率先搞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那样,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更好、更有成效地进行社会建设,创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经验,示范全国。

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必然要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说到底也就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头

富,一头穷(现在比1978年差距扩大了);一头先进、繁荣,一头落后、衰败。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比喻虽有点过分,但不平衡、不协调是事实。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破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差距要比全国小,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要好些,但也确实存在,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必须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如进行必要的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

1.户籍制度改革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建立的,已经实行了50多年,是世界大国中独一无二的。这种体制某种程度上依附着利益关系、资源和机会的配置,是束缚农民的紧箍咒,是农村发展瓶颈,一定要改革。

现在全国已经有多个省市对农业、非农业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户籍制度是全国性的问题,涉及到人口的流动、就业、享受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政策,光靠一省一市是不行的,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解决。现在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设想把已经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多种问题一个个解决好,再进行户籍改革;一种是先进行户籍改革,再逐步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先改户籍,再一个个解决其他问题。前者实际是推迟改革的托辞,因为要剥离上述附着在户籍上的东西,需要更长时间,也很艰难,实际上这些东西还在增加,而且越增越多,户籍制度改革会越难。为此,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实现公民身份上的平等,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2.土地制度改革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载体,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是中国快速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要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产业、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必然要占用乡村或城郊土地,要向农民征地。土地问题已经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一重大难题。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农民不能获得财产性的收入,没有参加市场经济竞争的立足之地。自然法人没有抵押物,土地随时有被征的风险,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仅农民无权无力保护自己的“命根子”,国家要保护18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也存危机。温家宝总理曾经有个批示:“三令五申,收效甚微,触目惊心,后患无穷。”这种状态至今没有改变。而且还在恶性发展,大拆大建,土地财政越演越烈。农业税免除以后,农村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原因是占地、抢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许多刑事犯罪、群体事件都与土地有关。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如何改革的议论很多,我们建议在现有的条件下实行“土地国有制,永包到农户”,把承包权、使用权做实。并按地块颁发确权证书,发到每个农户。确定一个时点,从此,生不增、死不减,不再变动。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村土地产权明晰,使农民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这样农民可以支配处置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获得财产性收益,也可以作为参加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本钱。

3.财政体制改革

无论是户籍制度改革,还是土地制度改革,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说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城

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那么,财政体制改革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证。中央已经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财政部门首先要有贯彻执行这个方针的重大举措。免除农业税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和县乡两级政府的财税负担。如不对现行的财政体制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农业为主的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越加困难,捉襟见肘,有的县、乡至今连干部工资还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日常工作运转的经费很拮据,还有不少乡镇在负债运行。这对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十分不利。这几年财政状况好了,已经有条件来进行这项改革,要及时作出决断,进行调整和改革,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头重脚轻的财政格局。因此,要“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真正向农村倾斜,加快改变基层的财政困境。

总体来看,长江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条件率先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制定相应战略,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的方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构建好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这不仅对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而且会对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会再一次产生重大影响,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作者简介:陆学艺(1933-),男,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

参考文献:

[1]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斯赛尔昆.发展的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本文发表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第14篇:城乡一体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589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我国的快速城镇化道路,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

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快速城镇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在城镇就业,但是这些人口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并未成为城镇中真正的市民。也使得农村中大都是三留人口,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和农村比较陌生,难于真正融入城镇。城镇建设占用土地过多,引进工业项目多,而对于公共绿地建设严重不足,城镇生态系统缺陷大、环境差。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大城市过分扩张,小城镇城镇功能不健全。

新型城镇化理应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蔓延和恶化,绝不让贫民窟成为我国城市的社会问题,也绝不让农村凋敝,便不会出现全社会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深化改革下,新型城镇化一定能走出一条让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

第15篇:六安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六安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快速、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我市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精神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率先试点,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市总结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探索经验,以及加快六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中的做法,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六安实际出发,坚持以工带农,加快城乡一体化。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按可比价算,增长13.8%,其中一产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5.5:36.1:38.4调整为2008年的24.2:38.6:37.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取得丰收,总产达437.4万吨,增产8.9%。

(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镇建设亮点纷呈。近几年以来,我市的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5.4%,比2007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2008年我市城镇人口达到215.6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0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1万人;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35.4%,比2000年的18.5%提高了16.9个百分点。重点镇建设亮点纷呈。全市50个重点镇在完成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的前提下,建成区面积达1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4万,城镇化水平达40%,整体工作受到省建设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在全省十佳村镇评选中,舒城县幸福村和裕安区苏埠镇榜上有名;全市涌现出全国重点镇苏埠、张店和诸佛庵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两个,霍邱县被列入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霍山县被推荐为全国村庄整治试点县。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一是突出重点工程。六安城区完成了60项年度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7亿元,淠河综合整治中橡胶坝(中坝)建成蓄水,高速公路连接线等重点工程顺利完成;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六安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村村通投资4.45亿元,建成2077公里;治淮14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和江淮分水岭开发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土地整理成效显著,全市6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工。二是着力发展公共事业。全市创建“园林式单位”100多家,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小区7家;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524公顷,绿地率34.6%,绿化覆盖率39.2%, 2008年我市被命名为“安徽省园林城市”;着力保证饮用水安全,城区加强管网建设与管理,加强供水管网监测,做好供水重特大事故的应急预案,农村扎实开展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了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乡镇卫生发展,2008年改建乡镇卫生院45个、村卫生室290个。

(四)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民生工程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建立民生工程预算制度,资金总投入20.1亿元,惠及510多万城乡居民,在全省年度考评中荣获第一名;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3458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为4%,实现再就业1579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万余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连续四年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合农民490万人,参合率达89.7%;做好被征地农民相关社会保障工作,2008年新增被征地农民9213人,符合保障条件的有9053人,参加社会保障的有9053人,参保率达100%;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最少的80元/月,最多的200元/月;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送戏下乡、农家书屋建设;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6.5%,电视综合覆盖率93.6%。

(五)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7元,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6.4个点,二者之比由2007年的1∶3.42下降到1∶3.2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1%,比2007年下降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主要做法

我市把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扎实推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一)规划先行。在市区,完成了《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评估、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认定专家论证和淠河景观带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规划,组织城北地块约4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实现城区控规的全覆盖,完成《六安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六安市老城区三期路网规划》等5个专业规划的编制。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市,全市共有建制镇99个,乡政府所在地集镇54个,在加大中心镇和市重点镇规划编制调整力度的基础上,规范乡村规划,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进度,从2006年起,未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并经批准的,一律不得建设,并将乡村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坚持以工带农。努力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做大城市和工业两块“蛋糕”,以反哺农村,争取至十一五末,实现增加值22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以上,初步构建起现代工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雏形。一是加快工业化发展。依托城镇化所构筑的平台,突出发展钢铁、汽车零部件、启动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力能源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步伐;培育规模企业,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深入开展“发展工业学霍山”活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工业发展融资平台建设,培育百亿元产业,打造十亿元企业,壮大亿元企业,催生规模企业;截止目前,我市规模企业已达771家。二是推进产业化经营。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城乡协调推进,互补发展,以工业的办法发展农业,引领农业和农民走向市场,我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8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500余家, 2008年就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12家、市级77家;据农委测算,全市目前已有95.7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均每户年增收1759元;目前我市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数达160个,认证面积200多万亩,居全省前列。

(三)发展现代农业。我市充分把握市场消费趋势,用信息技术和品牌意识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推进科技兴农。2008年选派科技特派员402名,创建专家大院41家,初步实现了城乡科技协调共进;加强耕地保护,促进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达114万亩,全市种养业经营土地百亩以上大户816户、千亩以上37户。二是推广绿色农业。利用大别山区无污染的良好环境,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全市7个县区每个都在建设2-3个绿色食品规模生产基地,近期内全市将建立10-5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目前六安的绿色粮油、山野菜、高山蔬菜、食用菌正源源不断进入城市市场,部分产品还供不应求。三是坚持品牌战略。我市根据市场趋向和资源优势,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重点向市场推介六安瓜片、皖西白鹅等品牌,帮助农民致富;三是推行“信息入乡”。农民增收要靠市场,先进的信息技术拉近了农民和市场之间的距离,使六安的农产品依靠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流向广阔的大市场;六安市在全市推行“信息入乡”工程,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向农民发布,并帮助农民上网交易;香菇种植大户方业龙通过乡镇的信息站上网发布了销售信息后,韩国驻武汉的一家公司很快找上门来签订了合同。

(四)着力加快城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做好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建设。近几年,我市结合战备公路建设和灾后重建,重点建设了独分路、六徐路等快速通道,从2002年一2007年五年间我市共投入了15亿元,新改建公路里程达509公里,截止2008年年底全市公路里程数达17500公里,路网密度达9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连接县区及中心乡镇的道路等级,并对过境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做好维护工作,做到路行物畅,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线为骨架、以省县道线为网络的公路交通大格局。二是做好村村通公路建设。2008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区”圆满的完成了年度任务,新建村村通2077公里;三是完善其他基础设施。抓好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加快淠史航道的利用等。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鼓励农村

二、三产业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资本进入,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二是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推进“阳光工程”,实施“3+1”农业中专教育计划,发挥各职业学校和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作用,年培训8万人次以上;三是建立服务平台。继续为农民工搞好免费服务,及时提供就业指导,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园区一律向农民工开放,使他们求职有信息,就业有门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共举办了27场招聘会,提供了4万多个岗位,有5万多人进场应聘,28000多人找到了就业岗位;四是继续实施“凤还巢”工程。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场地、收费、信贷、税收等方面给农民工创业以政策扶持;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引导其走创业之路,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坚定返乡农民工创业信心,鼓励实现自主创业,发挥创业成功后的连带效应,带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2009年春节前后,舒城县返乡农民工回乡创办企业达50多家,创造就业岗位4000多个,霍邱县有20多名创业人士办厂10个,使2000多人走上“工厂+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之路;五是抓创业园建设。建好农民工创业园,在已建13个创业园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给农民工创业提供平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发展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钮带,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基础设施不均衡、不协调地发展将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从市情况看,一是投入机制不健全。在农村,诸如村村通建设、重大农林水利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因我市财力紧张,基本依靠上级财政投入,受计划分配、配套资金等限制,阻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延伸;二是管理困难。特别是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政府和村级财力大大减弱,镇村管理措施弱化,村村通公路养护、水利沟渠清淤管养等基础设施管理措施很难贯彻执行,路基被占、沟渠不畅等事件偶有发生,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二)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近年来,我市各类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一是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较弱,办学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生源大量流失。二是大量借读生增加了农民教育负担。为使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农民子女大量涌入城区就读,交借读费、择校费,甚至在城区租房陪子女读书,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同时使城区学生数爆满,社区管理压力加大。

(三)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急需金融支持。从目前农村现状看,有两大趋势,一是农业产业化愈演愈烈,众多农头企业齐头并进,二是很多企业家和农村本土有为青年扎根农村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集约型发展的趋势已经呈现,并逐步完善,二者都是从小到大,稳步经营,但同时也都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才能实现快速增长,规模经济。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退出了农村;农行业务范围十分有限;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改变了过去只存不贷“抽水机”的现状,但在针对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上明显滞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体,但运行存在诸多困难,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农业保险体系尚不健全完善;农村非正规融资渠道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监管。

(四)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有待改善。城区已经基本建立了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农村因资金等条件限制,公共卫生环境有待改善。目前农村生活垃圾随意抛扔,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路旁杂草丛生,有一些乡镇企业的村庄还要受到企业污水和生产垃圾的污染;农村大量发展养殖、塑料大棚,大量建房,产生了不少白色污染和建筑垃圾,但垃圾处理方法却仍停留在原始状态,不是随处堆放,就是烧掉或倒入河塘;恶劣的环境卫生破坏了农村的循环系统、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滋生有害生物,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自税费体制改革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等优秀人才不断流失,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保证。教育、卫生等关系到农民利益的相关社会事业机构,由于农村与城镇的收入等差距较大,造成骨干人才流失,影响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确保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粮食连续丰收主要得益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较薄弱,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仍不稳固,需要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粮食“双百亿”工程,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继续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把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三是继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尽快搭建适宜农村市场的金融平台。针对目前城乡统筹所面临的金融瓶颈,一是加快大银行农村业务拓展。建议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运用城市建设开发经验和平台,支持农村建设,加大对重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遵循“面向三农”的改制原则,努力把农业银行办成服务\"三农\"的骨干和支柱;改革再造农村信用社,扭转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出现的“非农化”倾向;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零售业务体系,探索扩大涉农小额信贷服务。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建立持续有效的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措施和目标。一是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制订城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统筹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加强对农村乡镇教育的经费投入;统筹教师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师资建设;二是从制度上、政策上、经费上保障学区内所有学校都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办法;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鼓励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

(四)改善农村就业形势。一是加大就业转移力度。加大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力度,同时考虑到失地农民的逐渐增多,要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及技能培训教育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等规定;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部分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三是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与城乡就业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一致、相协调,把扩大城镇劳动力就业同失地农民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

(五)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人与自然生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六安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有优势,也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长期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继续实施六安绿化工程,形成城市、乡村和农田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体系,使截止 “十一五”末整个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二是建立垃圾处理制度。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制度,减少垃圾和废弃物对农村的污染;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探索农村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和无害化处理办法;积极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的循环经济,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开展民间清洁环境卫生活动。可调动民间力量,通过非行政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鼓励农村居民家庭根据当地情况建设适用于家庭的卫生保护设施,建立新式的厕所;建设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沼气池、沼气罐,减少污染,补充能源;鼓励创新民间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并予以奖励等。

(六)优化整合城乡社会事业资源。以居民健康为目标,今后新增的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倾向用于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共享性,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五、经验总结

通过我市在近几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实践,经总结有以下几点经验,供领导及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是保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涉及长期存在的二元体制障碍,另一方面一体化工作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政府机关牵头实施,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好规划,严格执行,尽快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化。政府主导既是起点,也是根本保证。

(二)因地制宜先行规划是前提。一体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地制宜的开展科学详细的建设规划就是一体化工作的必要前提。我市从2006年开始就把乡村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先行启动。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原则,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生活功能区及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首先完成了示范乡(镇)、村规划编制任务,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审批实施和监督管理。

(三)产业发展是基础。加快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的经济基础,只有走集中、集群、集约和规模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极大的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粮油、茶叶、毛竹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日益加大,农户增收明显。据农委测算,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95.7万户,带动农户户均产业化收入达1759元。

(四)转移就业是途径。转移就业是减少农民的有效途径,农民的减少将加快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最终推进一体化进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通过我市实践,通过转移就业,减少农民,加快了一体化进程。

第16篇:``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7日

**乡位于望城的西北部,东临湘江,南接新沩水,西与宁乡县交界,北托老沩水河,总面积47.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根据省、市、区加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积极带领全乡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进取,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拓乡域财源,提升经济实力

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积极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争取专项资金90万元,重点扶持6个创业富民基地,全乡新增个体工商户21户、私营企业7家,新落户砂石企业3家。2011年,全乡税收可望突破1000万元大关,实现成倍增长。湘台农业科技园自今年3月正式落户,总投资1.5亿元,征地78.98亩,租地905.93亩,现已完成了租赁区土地翻耕、机耕道整修及活动板房和围档工程。全国三大制种公司的湖南神龙大丰种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预计项目投资2.1亿元,将**打造成为全国的水稻良种基地。湖南首条预拌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落户**,预计项目投资8000万,每年增长税收500万元。全力配

合区砂管办进行砂场规范整治,积极协调砂场与村组矛盾,砂石行业实现由乱到治,砂石企业经营税收实现翻番。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秀美**

着力提质改造**老集镇,打造“戏乡酒都**”。目前老集镇沿主街居民房屋前立面和屋面改造工程已完工,所有管线更新入地,街面铺油完毕,一座规划设计科学、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颇具水乡特色风情小镇已初具雏形。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集镇安置小区已完成土方工程,现在正进行电力、供水、排水、电话网线等配套工程施工,力求打造一流的农民安置小区。新行政中心建设立项申请及可研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批,设计方案已通过规委会评审。

三、发展现代农业,佳绩捷报频传

连续四年实施国家农业部全国“万亩高产示范片”工程,大力实施“湘米工程”和“种子实验田”工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共流转土地6000亩,扶持建立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家,规模为1000亩的种粮大户1家。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注册了专利商标,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该合作社生产的“**香米”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湖南日报、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望城电视台对该合作社予以专题报道,合作社法人代表袁虎被推荐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以村级绩效考核促水利普查新举措,得到了省市水利普查2

组领导专家的肯定,湖南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投资1500万元对**集镇哑河进行水利水系整治;投资600万元对熊家洲渠和袁粮渠进行提质改造,积极采用三合土等先进技术进,将建成全区的生态样榜渠;投资230万元进行冬修水利工程。

四、提升社会事业,成果亮点纷呈

我乡首创“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防控结合”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得到了市政法委的充分肯定,10余家省、市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在长沙市综治工作民意调查中长期位列全区前茅。全省“计划生育村直报”试点工作在我乡开展,灵活运用移动报送机制,充分发挥组级指导员作用,大幅提升全乡计生工作水平。教育强乡成效显著,全乡所有中小学校都达到省合格校标准,乡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市示范园,各中小学校成了全乡最漂亮房子。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谭家湖、集镇、湘江、六合围四村村民饮用上洁净的自来水。主动争取省市第一批敬老院新建项目,150个床位的新院即将投入使用。60套廉租房建设正紧张施工。以丁可为首的长联村在外成功人士共同出资组建首个**村级扶贫帮困协会。围绕创市环境卫生 十佳”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日常保洁常态化,受到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成功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村村都有文艺团队。

五、推进党建工作,支部建设上新阶

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农村远程

教育彰显特色,效果明显。月圆村党支部切实做好了设岗定责工作,通过科学设岗、合理定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得到市、区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成功创建区党建示范点。

2011年,我乡城乡一体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重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经济财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逐步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

第17篇:“六联共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

以“六联共建”推动城乡党建统筹发展 中共渭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乔 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这是新形势下贯彻科学发展观,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战略要求。今年来,渭源县以“组织联络、阵地联建、党员联动、活动联谊、发展联促、实事联办”的“六联共建”为抓手,全力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推进了城乡党建一体化进程。

一是组织联络强堡垒。按照县直党群部门联(班子)弱村,政法部门联(治安)乱村,经济(包括社会事业)部门联贫困村,涉农(科技)部门联专业村的要求,组织107个城市党组织与107个农村党支部结对联建,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9个弱村转变为强村、6个乱村实现全村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帮助创办示范基地18个、兴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17个、推广先进技术22项、使15个村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二是阵地联建促规范。县直机关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五帮五建”(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发展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示范项目;帮助提供物资,建设一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帮助抓好班子建设,创建一个运行规范的“五个好”村党组织;帮助培养致富能人入党,建立一支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队

伍;帮助开展技能培训,建立一支服务农民群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活动,实施联建项目28个,帮助农村党组织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65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420场(次),帮扶贫困党员1900人次,援助资金36.86万元结对帮建村级活动场所53个,实现了城乡党组织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城乡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是党员联动转观念。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农村党组织党员开展了“六个一”(上一次党课,开展一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结对户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培训一门致富技术,解决一件困难和问题)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政策、科技、信息下乡服务活动1300多次,开展社会实践和党性教育活动1200多次,推广粮食、经济作物新品种20多项,建立马铃薯良种、中药材GAP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特色旅游等各类示范基地43个,发布劳务、种养殖等致富信息4500多条,组织劳务输出11850人次,提供农技指导9800多人次,帮助949名农村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培养317名非党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实现了在察民情中改进作风、解民忧中密切关系、帮民富中加快发展的目的。

四是实事联办保民生。结合“双百四联”活动,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基地32个,联系协会24个,对接项目22个,联系生意大户158家,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骨干1.8万多人次。县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各类示范点16个,

- 2

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分别联系服务一个农村党支部和联系帮扶一批困难党员、携手带动一批困难群众、引领发展一批致富带头人的互帮互促“关系链”,共开展政治理论、农村适用技术、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知识的宣讲活动758场次,参训10847人次,引领农村党员群众树立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各机关党组织积极与乡(镇)、村三级联动,举办各种联谊活动100多场次,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紧扣、整体提高、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 4 -

第18篇:嘉禾县城乡党建一体化经验探讨

嘉禾县城乡党建一体化经验探讨

——嘉禾县城乡党建一体化成效显著

“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这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基层党建目标。2009年以来,嘉禾县提出了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率先推行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每年安排104个副科级以上独立核算单位党组织与104个农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工作。

推行 “123456”工作法。“1”就是共签一份承诺。结对共建双方党组织本着不增加双方负担的原则,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平等协商确定共建内容;“2”就是坚持两个同步。 即坚持城乡党组织共建与联乡包村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实行城乡党组织捆绑考核、同奖同罚; “3”就是明确三项原则。即自愿平等、因地制宜、互促共进原则;“4”就是实行四个纳入。结对共建工作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考核。考核结果分别纳入机关党建工作、乡镇组织工作、年度班子考核和联乡包村工作的考核内容;“5”就是做到五个结合。坚持结对共建与联乡包村工作、退二线干部到村担任科学发展指导员、县直机关单位负责村(社区)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和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6”就是实现六个共建。即支部共建、党员共管、人才共育、工作共抓、困难共帮、资源共享。

结对共建活动的推行,实现了城乡党组织的共建双赢。加强了支部建设。活动开展以来,该县结对共建党组织召开座谈104场,上党课208堂,机关支部指导帮助农村党支部健全村干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60多项。切实增强了支部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了党员管理。结对共建的机关单位党组织纷纷帮助对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防止了长期不发展或家族式发展党员现象发

生。通过播放电教片,发放党员管理手册,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城乡党员“手拉手”共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等共建活动。对农村党员的承诺践诺情况进行了督查,开展了领导点评,进一步完善了党员承诺考评制度。帮助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加强了对外出流动党员的联系和沟通;培育了双方人才。结对共建双方对上派下挂人员,采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式培育双方人才,制定了上派下挂干部锻炼方案,明确了培训目标和任务。机关党组织每月安排1-2名机关党员下到村里,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让下派的人员真正了解农村工作,与村干部一道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村党组织每月安排1名村干部到机关党组织跟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目前,通过上派下挂人员进行挂职锻炼共培育人才800多人,结对村党员到机关学习培训达6300余人次。为结对双方党组织共建奠定了人才基础;抓好了主要工作。机关党组织在抓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帮助结对共建的村(社区)党组织抓好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工作。帮助扶持回乡青年和返乡农民工党员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致富带头人。同时村里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程序抓好主要项目工作的落实。2010年,该县结对共建后共帮助引进资金3000多万元,帮助引进各类项目100多个。帮助了困难群众。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结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了解帮扶的困难群众困难情况,建立台账,制定帮扶计划,并对帮扶对象进行跟踪帮扶,下发帮扶卡和联系方式,每季度与帮扶对象联系1次,掌握困难动态。开展送科技、送文艺、送书刊、送设备等形式的帮送活动250多次,解决实际困难660多件,帮扶困难群众1000多人,帮扶资金达40多万元,让群众感受到结对共建的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密切了党群关系;充分利用了资源。机关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为结对共建的村(社区)党组织提供便利和服务,县文化局机关党支部采取送戏、送书下乡,为结对共建村送上了文化精神套餐,丰富结对村文化生活;县卫生局机关党支部采取送医疗设备下乡,为结对村群众免费体检,赢得了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

好评。同时结对共建村(社区)党组织采取请下来的方式,为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历炼党员作风、检验干部能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提供了实践场所。

嘉禾县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做法和活动成效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被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作了典型推介。2011年该县不断扩大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内涵和外延。争取了国家科技部农村司党支部与社塘村党支部结对,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启动共建、工作调研、项目规划等共建活动,是近些年来该县直接与国家部委开辟工作“直通车”的首次创举。同时,以“六个共建”为基础,推进群众工作组建设,推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把维稳工作与城乡结对共建内容相结合,实行城乡清洁工程,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程,推进结对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城乡结对共建单位的党员带头驻村入户,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开展“十最十不”调研,在城乡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民生民本领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献计出力,在为民办实事中创先争优,在促进发展中创先争优。

第19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十七大以来,新右旗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牧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在贯彻执行“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和充分发挥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创新模式、彰显特色,不断促进牧区党建工作实现新提升

新右旗牧区党建工作通过思维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了“三建”、“四构”、“五创”、“六联”的“3456”牧区党建实践模式,这些符合牧区实际的做法,为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构”,即构建四种功能型社区,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社区服务。一是构建扶贫救助型社区。新右旗在宝格德乌拉社区实施了以项目带动、智力开发、社会保障为主,以教育救助、城乡合作医疗救助、法律援助为辅的扶贫模式,通过采取结对帮扶、低保救助、社会捐助等有效措施,目前已有200余户贫困居民通过发展非牧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二是构建就业服务型社区。在呼伦社区实施了以就业服务为主,社会保障救助、计划生育、卫生健康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针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优抚对象、孤寡残弱和特困家庭开展行之有效的服务,截至目前社区内已有270余人通过矿山企业、环卫公司、个体经营等方式实现了再就业。三是构建光彩事业型社区。在克尔伦社区将各类非公经济组织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优势,与辖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发展贸易、社会捐助等形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30余万元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构建民族文化型社区。在额尔敦乌拉社区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三届牧民文化节、“中俄蒙巴尔虎文化旅游节”、“天籁之音”青年长调主题晚会、赛音朝克图作品演唱会等30余场文艺演出,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

“五创”,即探索五种基层党建创新模式,为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注入了活力。一是创新探索基层组织制度。新右旗结合嘎查换届选举成功开展了嘎查党支部书记“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在全旗五个苏木镇的五个嘎查成功开展了“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成为全区首批在嘎查党组织选举中采取“直接选举”和“公推直选”方式的地区。二是创新建立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制度。通过让基层党委书记定期同台述职、接受现场点评等方式,为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互动交流和评比竞争的平台,促进了全旗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三是创新建立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和带头作用的有效平台。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牧民党员星级示范户”评选活动,推行了嘎查(社区)党组织、党员“两承诺、一公开、一评议”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创新完善嘎查级事项规范化管理机制。在全旗推行了《嘎查党支部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嘎查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嘎查财务民理、苏木镇代管实施意见》等制度,为全市乃至全区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五是创新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知识更新培训。在北京大学举办了52名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和各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新右旗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级研修班”,成为全区首家在国家重点高校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旗县。

突出重点、科学发展,不断推动牧区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新右旗党建工作的创造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牧区改革发展进程。通过深入开展好第

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和归纳出了上百条关系边疆牧区长远发展、新右旗繁荣兴盛、牧民群众福祉利益的关键问题,重点在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创新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牧民福祉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实现了牧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共进、互补双赢”的发展目标。

——着力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坚持走“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之路

针对巴尔虎草原生态脆弱的实际,新右旗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积极倡导现代游牧生产经营方式,在呼伦贝尔市率先推广了流动宿营车和移动棚圈;创新推进实施了“人口收缩转移”战略,解放了牧区富余劳动力,有效保护和恢复了草原生态。我们大力实施畜牧业“增草”工程,出重拳加大清理外来户和非牧户占用草场工作力度,累计收回牧民草场50余万亩,有效扩大了基本牧户生产生活空间;严格控制草原载畜量,不断加大了牲畜出栏工作力度,2009年整体出栏率已达到45%。我们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坚持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路子,鼓励牧民实施“增大减小、精养少养”战略,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牛和肉牛养殖。我们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工作,把产业化发展作为推进牧区改革,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出路,深入推进“品牌化战略”,完成了西旗羊肉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确认,全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放贴息贷款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畜牧业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

——着力创新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我们尊重和重视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吸收和借鉴基层党组织和牧民群众的创举,深入推进以草场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方向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牧区畜牧业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先后成立了阿镇兰旗庙养殖合作社、白音德日苏蔬菜专业合作社、贝尔苏木“大贝”养牛专业合作社、呼伦镇呼伦诺尔畜牧业合作社、克尔伦苏木乃日木德乐嘎查养牛协会等新型合作经营组织。特别是呼伦镇呼伦诺尔嘎查,党支部动员带领全体党员和牧民群众实施联户经营整合草场,在全国牧区率先以嘎查为单位创新成立了畜牧业新型合作组织,在保留游牧畜牧业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将原来“一家一户”的行政区划变为功能区划,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集体牧场合作经营,形成了党支部带领牧户自愿联合、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实体。这些新型的牧区合作经营组织整合了生产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入,保护了草原生态,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极大地调动了嘎查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新右旗以“牧区发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解决牧业的问题从发展非牧经济上找出路,解决牧区的问题从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牧民的问题从转移牧区劳动力上找出路”思想,立足“改革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以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统揽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牧民群众在推进建设新牧区宏伟工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抓好新牧区编制规划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加大对试点嘎查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试点嘎查和样板村建设力度,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和尝试,正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新右旗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正确发展道路。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牧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促进牧区社会和谐

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推动牧区党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认真总结近年来新右旗牧区党建工作的经验,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的大发展。解放思想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右旗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切实推进了思想和观念的不断解放,正因为我们充分尊重和汲取牧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奋力开辟牧区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才取得了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右旗现象”!全市牧区党建研讨会在新右旗的胜利召开,将再一次极大地激发全旗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和工作热情,全旗牧区党建工作又会结出丰硕成果!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创新,始终保持基层党建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新右旗“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它各类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和谐共赢。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切实增强牧民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满意是党建创新的根本标准。只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把基层所需、党员群众所求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创造出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光辉业绩。近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对人民群众始终带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开展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想富民之策,多施爱民之举,多干利民之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生活,不断提高了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造就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善于创造、高效精干的干部队伍,始终是党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宝贵财富。这些年,正是因为我们正确处理了“想事干事”与“选人用人”的关系,在用人上始终坚持事业选人才、实绩用干部、发展论英雄,才造就了一支过得硬、使得上、打得赢,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坚强干部队伍,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和人才保证。

第20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中共新巴尔虎右旗委书记 金钱

新右旗现有基层党委(党工委)13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165个,现有党员2,664名,其中牧民党员827名,占全体党员的31%。近年来,全旗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强力抓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晋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强”旗市,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2009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2.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双双增长18%,达到13,328元和8,236元,经济总量步入呼伦贝尔市“第一方阵”,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进入自治区101个旗市区前列,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落后传统牧业旗向现代工业强旗转变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七大以来,新右旗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牧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在贯彻执行“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和充分发挥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创新模式、彰显特色,不断促进牧区党建工作实现新提升

新右旗牧区党建工作通过思维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了“三建”、“四构”、“五创”、“六联”的“3456”牧区党建实践模式,这些符合牧区实际的做法,为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建”,即强化基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着力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理论思维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不断强化基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印发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读经典系列图书目录》,在旗党务网、政务网开辟干部教育培训专栏,增强了干部在职学习的灵活性。在《组工通讯》中开辟了“一把手谈干部监督”专栏,切实推动了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二是认真研究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实施了“三包两联”制度,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创新实施了“壮大工程”,确定了嘎查集体积累每年30—40%的增长目标,切实保证了嘎查级集体积累的稳步发展。创新实施了“阵地建设”工程,2009年先后投入40余万元对克尔伦苏木莫日斯格办事处活动室和阿日哈沙特镇、呼伦镇10个嘎查活动室进行了修缮,进一步提高了嘎查综合活动室的利用率。三是创新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实施了“一把手”问责制,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基层党委书记和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创新实施了“选人用人机制”,下派旗直12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和选聘48名大学生村官到后进嘎查任职。创新实施了“基层党员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建立并推行了《优秀嘎查(社区)干部评选奖励办法》和《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贴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构”,即构建四种功能型社区,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社区服务。一是构建扶贫救助型社区。新右旗在宝格德乌拉社区实施了以项目带动、智力开发、社会保障为主,以教育救助、城乡合作医疗救助、法律援助为辅的扶贫模式,通过采取结对帮扶、低保救助、社会捐助等有效措施,目前已有200余户贫困居民通过发展非牧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二是构建就业服务型社区。在呼伦社区实施了以就业服务为主,社会保障救助、计划生育、卫生健康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针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优抚对象、孤寡残弱和特困家庭开展行之有效的服务,截至目前社区内已有270余人通过矿山企业、环卫公司、个体经营等方式实现了再就业。三是构建光彩事业型社区。在克尔伦社区将各类非公经济组织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优势,与辖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发展贸易、社会捐助等形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30余万元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构建民族文化型社区。在额尔敦乌拉社区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三届牧民文化节、“中俄蒙巴尔虎文化旅游节”、“天籁之音”青年长调主题晚会、赛音朝克图作品演唱会等30余场文艺演出,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

“五创”,即探索五种基层党建创新模式,为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注入了活力。一是创新探索基层组织制度。新右旗结合嘎查换届选举成功开展了嘎查党支部书记“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在全旗五个苏木镇的五个嘎查成功开展了“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成为全区首批在嘎查党组织选举中采取“直接选举”和“公推直选”方式的地区。二是创新建立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制度。通过让基层党委书记定期同台述职、接受现场点评等方式,为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互动交流和评比竞争的平台,促进了全旗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三是创新建立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和带头作用的有效平台。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牧民党员星级示范户”评选活动,推行了嘎查(社区)党组织、党员“两承诺、一公开、一评议”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创新完善嘎查级事项规范化管理机制。在全旗推行了《嘎查党支部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嘎查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嘎查财务民理、苏木镇代管实施意见》等制度,为全市乃至全区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五是创新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知识更新培训。在北京大学举办了52名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和各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新右旗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级研修班”,成为全区首家在国家重点高校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旗县。

“六联”,即尝试六种联合共建模式,有效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一是产业发展联合式。采取以产业相同或相近的苏木镇、嘎查、社区基层党组织联合为主线,整合了现有资源,推动了产业对接。阿拉坦额莫勒镇白音德日苏嘎查、海拉斯图嘎查和山达嘎查在联合搞起的养牛和蔬菜合作社内建立了党组织,由有威信、有能力、有号召力的人担任产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上对苏木镇党委负责,下对所属的牧民群众负责,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沾。二是优势互补联合式。将具有人力和资源优势的苏木镇、嘎查与发展空间大、资金技术雄厚的旗外企业进行联合,切实提高了牧民群众的收入。阿拉坦额莫勒镇西庙嘎查、六村嘎查和东庙嘎查与旗外企业联合兴办了养猪基地、粉条加工基地、马铃薯种薯基地等惠民产业,仅与国际麦肯集团黑龙江分公司合作马铃薯种薯一项就实现产值2,010万元,当地群众劳动力收入就达120万元。三是城乡组织联合式。在社区中选择部分有能力、经验丰富、文化素质高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与嘎查党组织进行联合,帮助和带动嘎查、社区共同发展。阿拉坦额莫勒镇呼伦社区与塔日根花嘎查,额尔敦乌拉社区与那日图嘎查在2009年年初进行了联合,成立了城乡统筹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基地,兴办了旅游、手工艺制作等产业,有效提高了牧民群众收入。四是企地组织联合式。苏木镇与区域内的企业党组织进行联合,借助企业的力量推动苏木镇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阿日哈沙特镇、贝尔苏木分别与区域内的工矿企业党组织建立了共建制度,企业领导干部与苏木镇贫困户进行结对子,实行定期扶持和长效扶贫的制度,通过党组织联合共建,实现了企地利益共享。五是后进转化联合式。建立了以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扶贫助困为主要内容的“百名干部下基层”结对共建制度,帮助苏木镇、嘎查、社区有效解决了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村务管理等方面的难题。2000年以来,新右旗74个单位党组织的341名领导干部与714户嘎查、社区贫困户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帮助后劲嘎查实现了发展壮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是项目倾斜联合式。旗直各部门在争跑项目时,均倾斜于苏木镇嘎查社区,以项目促产业发展,以项目带动牧民群众致富。阿拉坦额莫勒镇养猪合作社、蔬菜合作社和敖尔金牧场养牛基地均是由农牧业扶贫开发项目、产业开发项目联合搞起来的产业,通过各部门的项目支持,苏木镇嘎查、社区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突出重点、科学发展,不断推动牧区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新右旗党建工作的创造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牧区改革发展进程。通过深入开展好第

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和归纳出了上百条关系边疆牧区长远发展、新右旗繁荣兴盛、牧民群众福祉利益的关键问题,重点在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创新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牧民福祉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实现了牧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共进、互补双赢”的发展目标。

——着力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坚持走“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之路

针对巴尔虎草原生态脆弱的实际,新右旗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积极倡导现代游牧生产经营方式,在呼伦贝尔市率先推广了流动宿营车和移动棚圈;创新推进实施了“人口收缩转移”战略,解放了牧区富余劳动力,有效保护和恢复了草原生态。我们大力实施畜牧业“增草”工程,出重拳加大清理外来户和非牧户占用草场工作力度,累计收回牧民草场50余万亩,有效扩大了基本牧户生产生活空间;严格控制草原载畜量,不断加大了牲畜出栏工作力度,2009年整体出栏率已达到45%。我们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坚持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路子,鼓励牧民实施“增大减小、精养少养”战略,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牛和肉牛养殖。我们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工作,把产业化发展作为推进牧区改革,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出路,深入推进“品牌化战略”,完成了西旗羊肉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确认,全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放贴息贷款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畜牧业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

——着力创新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我们尊重和重视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吸收和借鉴基层党组织和牧民群众的创举,深入推进以草场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方向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牧区畜牧业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先后成立了阿镇兰旗庙养殖合作社、白音德日苏蔬菜专业合作社、贝尔苏木“大贝”养牛专业合作社、呼伦镇呼伦诺尔畜牧业合作社、克尔伦苏木乃日木德乐嘎查养牛协会等新型合作经营组织。特别是呼伦镇呼伦诺尔嘎查,党支部动员带领全体党员和牧民群众实施联户经营整合草场,在全国牧区率先以嘎查为单位创新成立了畜牧业新型合作组织,在保留游牧畜牧业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将原来“一家一户”的行政区划变为功能区划,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集体牧场合作经营,形成了党支部带领牧户自愿联合、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实体。这些新型的牧区合作经营组织整合了生产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入,保护了草原生态,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极大地调动了嘎查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新右旗以“牧区发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解决牧业的问题从发展非牧经济上找出路,解决牧区的问题从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牧民的问题从转移牧区劳动力上找出路”思想,立足“改革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以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统揽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牧民群众在推进建设新牧区宏伟工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抓好新牧区编制规划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加大对试点嘎查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试点嘎查和样板村建设力度,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和尝试,正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新右旗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正确发展道路。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牧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促进牧区社会和谐

我们时刻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以富有呼伦贝尔特色的“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为总抓手,深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继建成一批具有自治区一流水准的公共公益项目。全力扶持壮大阿拉坦额莫勒镇无公害蔬菜、花卉、瓜果特色种植和生猪、养鸡、“巴尔虎蒙古牧羊犬”特色养殖等八大惠民产业。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在自治区东四盟市率先实现镇区集中办学,全部免除中小学住宿生伙食费和住宿费,积极开展申报自治区首批迎接“两高普九”验收旗市前期工作。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双百”覆盖目标。精心建设城镇居民、牧民安全饮水、自来水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工程,方便城镇居民和牧民生活。为进一步改善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新右旗创新探索牧民住房公积金制度,从2008年起在全区率先实施“牧民住房公积金缴存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牧民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截至目前全旗已有152户牧民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其中70户已享受到公积金贷款894万元。同时大力推进牧民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2009年已建成285套,2010年还将建设150套。认真解决老干部住房待遇,以实物形式补贴兑现了离休干部住房。2003年以来,新右旗深入实施“1412”扶贫脱困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脱贫780户3,762人。成立自治区首家“帮扶中心”,累计帮扶贫困户417户、1,223人。在全市率先推行牧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为彻底解决散居在草原上的特困户和五保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新右旗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扶贫计划”,兴建“扶贫蒙古大营”,把草原各处的贫困牧民收缩到镇区集中开展扶贫工作,累计迁入特困户和五保户50户185人,同时将入住牧民全部纳入农牧低保范畴;2009年又创造性地组建了“扶贫蒙古大营”党支部和旅游观光社区,积极扶持牧户发展吃、住、游、购、娱等服务业,有效解决了收缩转移牧民的产业支撑问题。

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推动牧区党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认真总结近年来新右旗牧区党建工作的经验,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的大发展。解放思想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右旗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切实推进了思想和观念的不断解放,正因为我们充分尊重和汲取牧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奋力开辟牧区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才取得了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右旗现象”!全市牧区党建研讨会在新右旗的胜利召开,将再一次极大地激发全旗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和工作热情,全旗牧区党建工作又会结出丰硕成果!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创新,始终保持基层党建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新右旗“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它各类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和谐共赢。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切实增强牧民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满意是党建创新的根本标准。只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把基层所需、党员群众所求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创造出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光辉业绩。近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对人民群众始终带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开展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想富民之策,多施爱民之举,多干利民之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生活,不断提高了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造就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善于创造、高效精干的干部队伍,始终是党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宝贵财富。这些年,正是因为我们正确处理了“想事干事”与“选人用人”的关系,在用人上始终坚持事业选人才、实绩用干部、发展论英雄,才造就了一支过得硬、使得上、打得赢,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坚强干部队伍,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和人才保证。

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总结
《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